惠安净峰镇五群村: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行走在惠安县净峰镇五群村田间沃野,蔬菜大棚排列有序、村庄环境洁净优美、农民生活有滋有味……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宜居宜业新画卷。
宜居宜业五群村 净峰镇乡村振兴办 供图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净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五群村党支部以争创“五好”党支部为目标,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领广大村民群策群力、团结拼搏,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先后获得福建省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文明村,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级“美丽乡村”、福建省级“绿盈乡村、乡村振兴、水土保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五群村荣誉墙 净峰镇乡村振兴办 供图
聚力人居环境,擦亮振兴底色
“如今村里跟以前比真是大变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环境更美了,我们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了!”五群村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获得村民的点赞与认同。
“白改黑”提升改造的村道 净峰镇乡村振兴办 供图
2023年以来,五群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投入13.8万元对后张自然村通往山后自然村长约200米的道路进行路面硬化;投入132万元对长约1.5公里的五群村进村道路进行“白改黑”提升改造,拓宽50公分并铺设沥青,两侧新增护栏、路灯等安全防护,铺就条条“幸福路”,让大家出行更安心、放心、舒心。
五群村立足群众需求,积极推动公厕更新改造,投入约23万元对文化广场公厕进行改造,补齐民生服务短板,让村民“方便”更方便,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居一角 净峰镇乡村振兴办 供图
此外,五群村以“五个美丽”建设为抓手,坚持在宜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中“做精、做细、做美、做韵”,拆除鸡鸭舍整合周边资源,投入资金约15万元改造杨厝文化广场,进行鼓山绿化提升;投入资金约11万元打造新井1976·乡情园微景观,保留了新井原有的样貌,增加闽南特有元素,修旧如旧,打造一处能够留住乡愁、传承闽南乡土文化的“安心之所”;投入资金约8万元打造五群村榕树下微景观,绘就乡村振兴文化墙,打造五群村地标性打卡点,扮靓了乡村美景。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净峰镇乡村振兴办 供图
聚焦产业发展,夯实振兴基础
为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五群村积极探索耕地高效利用新路径,创新采取“党建+公司+农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引导村民将抛荒、闲置土地进行土地流转,不断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截至目前,五群村土地流转近800亩,现代农业显著发展,形成了以无公害胡萝卜为主导,大棚无公害泡椒、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旱优116”早稻、长葱等新特优品种轮播试种的科学农业布局。
五群村蔬菜基地 净峰镇乡村振兴办 供图
2023年,受台风“杜苏芮”影响,闽嘉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大棚蔬菜基地倒塌面积150亩,损失金额300多万元。受灾后,在市县镇各级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企业重整信心、积极筹集资金,对该基地农业大棚设施进行重建和升级改造,抢抓农业生产,种植优质红心椒,预计全年产值突破200万元。
党员志愿服务现场 净峰镇乡村振兴办 供图
聚心基层治理,激活振兴能量
五群村创新打造幸福积分乐享吧,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对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进行改造提升,将以往传统的服务窗口柜台变成“服务吧台”,以开放式的布置氛围服务群众。群众可以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所需物品,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们村民不仅能为村里做点实事,还能用积分换奖品,幸福感满满!”村民纷纷对乡村治理积分制点赞评价。(张苗 吴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