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磁灶镇:创新“三联”机制 推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晋江磁灶镇:创新“三联”机制 推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2024-07-19 11:0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晋江市磁灶镇围绕建设“现代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宜居幸福城镇”的发展定位,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工贸并进、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现代化城镇示范区。 

磁灶镇经济商贸繁荣,新业态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活跃,用工形式灵活,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性的特点。对此,磁灶镇探索劳动争议案件多元调解机制,坚持以调解为核心,依托联通信息,联席会议、联动办案等模式,构建“联动、联调、联防”三联机制,将劳动争议化解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基层。

定期“群英会” 部门联动止纷争

磁灶镇定期召开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部门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研讨劳动争议案件,帮助企业规范用工、防范风险,积极发挥“前哨”作用,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024年5月8日,陈某等10名工人诉某搬运公司老板“林龙五”失联拖欠两个月工资,务工人员手中仅有与林龙五微信聊天记录,不清楚其实际姓名。磁灶镇调解员获悉,立即陪同工人到用工场地了解情况。经核实,林龙五真名林某毅,以“泉州林帮搬运服务有限公司”名义与“泉州某物流有限公司”签订装卸搬运承包合同,期限至2024年5月5日林某毅单方解除合同止,尚有4月及5月承包费未结算。调解员又获悉,“泉州林帮搬运”系1人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朱某柱,是林某毅的工人。

磁灶镇立即联合晋江市劳动监察大队约谈催促林某毅,同步协助10名搬运工找到其他工作岗位,缓解失业经济压力。5月13日,林某毅迫于压力终于出面,欠薪原因系承包收益计算失误导致,实际人工成本远高于承包费,导致拖欠10名工人工资近10万余元。工人提出申请劳动仲裁,但泉州市林帮搬运公司的实际经营者是林某毅,若采取仲裁方式无法保障工资实际支付,反而致仲裁流于形式。

5月17日,磁灶镇司法、法庭、劳务三部门联合调解,现场促成实际经营人林某毅、泉州林帮搬运公司与工人达成三方调解协议,约定工资分三期支付,签订当日支付第一期工资,林某毅与泉州市林帮搬运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为了确保工资支付到位,磁灶镇又启动“法官工作室”的司法确认项目,确保后两期工资可通过司法确认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在调解员协调下,林某毅与大展物流公司及时结算承包费,工人按期拿到了第二期工资。林某毅在调解员的帮助下,谋划新的发展路径,成功获得贷款,发放第三期工人工资。这起集体欠薪的劳动争议,在多部门的联合调解和倾心帮助下,劳资双方终于握手言和,既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又帮助企业主渡过难关。

开辟“快车道” 联合调解治诉源

磁灶镇司法所、法庭开辟联合调解“快车道”,发挥“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的作用,加大案件诉前调解力度,增强诉调对接,逐步帮助劳资双方增强调解意愿,弥合利益差距,平复失衡心态,取得“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2024年4月,磁灶镇基层社会治理中心接到一起工伤待遇的纠纷。当事人陈某系磁灶某陶瓷公司的炉前工,是位步履蹒跚的老人,2023年5月在公司炉前看砖时,不慎踩滑摔伤了左手,事故经认定为工伤,伤残等级为九级,她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身体状况不佳,情绪十分激动,又只单方听信远在外地家属的意见,公司虽然愿意工伤赔偿,但是工人以拒吃高血压药的方式赖在公司要求给付高额赔偿金。

磁灶镇调解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快速启动多方联动调解机制,联系“燕萍法官工作室”杨法官赶到调解现场,向陈某介绍同类型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的工伤判决案例,计算出每一个项目的赔偿金额,并通过视频连线工人的家属进行沟通,让其了解判决尺度,信服法官的专业判断。

经过一轮调解,工人及家属的情绪得到缓解,但工人的家属仍表示希望公司多支付生活慰问金。调解员从社会效益、社会责任等方面对公司进行耐心劝导,引导其从关怀员工角度出发,主动化解干戈,最后公司同意在法定赔偿额度的基础上再支付15000元。协议达成后,调解员为双方制作人民调解书,法官现场办理司法确认。

调解结束后,陈某很开心,表示感谢磁各位调解员的付出,让她不用打官司就可以拿到赔偿,也能早日回家。

共享“朋友圈”  多元共治齐发力

磁灶镇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与政策咨询,增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及时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做好辖区内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同时对投诉举报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和后续监管,形成协同发力、调解先行、仲裁介入、司法托底的诉调衔接机制。

2020年6月,卿某红在磁灶镇一家未挂名瓦厂工作中受伤,2021年12月委托律师到磁灶法庭起诉个体老板罗某基,一审中罗某基提出瓦厂的经营执照为“泉州日越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卿某红诉求被一审驳回。2022年6月,卿某红转而向磁灶镇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7月26日,磁灶镇发出工伤认定协助调查函,日越星公司签收。但工伤进入调查阶段后,多次电话联系老板罗某基本人,但其拒绝配合调查。

而后经过公告送达,程序历时较久,直至2022年12月,卿某红才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2023年11月,原告罗某基、陈某新、杨某辉等三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这份工伤认定书,主张日越星公司作为公司主体已经于2022年9月14日撤销,举证通知书和工伤认定书于该公司撤销之后,公告送达存在瑕疵无效。

本着实际解决纠纷,磁灶镇多次做公司老板的动工作,希望能达成协议,公司老板及律师态度蛮横,拒决接受调解。为维护受伤职工合法权益,磁灶镇立即与晋江市人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动开展法务合作,根据“正在被立案调查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正在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中,市场主体不得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要求市场监督管理局撤销“泉州日越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简易注销,恢复公司法人资格,同时建议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原告的虚假撤销执照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经过多部门开展合作,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撤销了公司恶意注销营业执照的行为,确保工伤认定书合法有效,维护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打击钻营法律漏洞恶意欠薪的行为。

劳动者是劳动争议双方较为弱势的一方,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受上级委托开展辖区内企业工伤案件受理、调查、认定等工作中,既需要开展部门合作,更需要主动担当作为。今后,磁灶镇将不断探索预防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的新路径,释放“法庭+劳动保障部门+司法所”共建优势的叠加效益,切实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助推辖区营商环境提档升级。(陈卫星 陈谋安 吴隆重)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