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 以“迅”防“汛”筑牢一线安全堤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惠安县: 以“迅”防“汛”筑牢一线安全堤

2024-07-27 15:2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面对来势迅猛的第3号台风“格美”,惠安县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各级党组织主动靠前,扑在一线,以时时刻刻放心不下群众的“家长”心态,扎实开展各项防台防汛工作,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以“迅”防“汛”,坚决守牢防汛“生命线”,让党旗在防台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党旗引领 建强“红色堡垒”

“台风‘格美’已升级为超强台风,请各部门注意。”在惠安县应急指挥中心,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党员干部们已经在这里连续奋战4天3夜了。“虽然很累,但是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切都是值得的。”惠安县应急局党委委员陈爱荣说。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发布了预警短信35万余条、科普微文23篇,及时解决安全问题15个。

像陈爱荣这样的党员干部,在惠安县还有很多。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格美”,惠安县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326支,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605个,动员全县5783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构建“党政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党员+群众”的五级联动机制,让党员干部成为防抗台风的“红色力量”。

“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的应急表现,是我们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惠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为更好地考察识别能担当、善作为的好干部,惠安县委组织部制定《防御台风“格美”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方案》,组建6个小组,由部务会成员带队深入到12个乡镇和2个园区,考察党员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的整体表现。

与此同时,惠安县纪委监委也组建6个督查组,对12个镇和县直防指成员单位下沉监督,深入排洪闸、避灾点、码头等62个点位专项督查,以铁的纪律保障防台防汛有序开展。

迎风而上 筑牢“红色屏障”

“阿伯,不要在海边逗留了,台风马上就来了...”崇武镇溪底村党委书记王国权在巡查岸线过程中,发现有多名老人仍在沙滩上拾海,立即上前告知其台风最新动态及存在危险,劝导其迅速撤离。

“在这里,有村干部给我们准备吃的喝的,还安全,比在家里担惊受怕好多了。”在涂寨镇互助村“党建+”邻里中心,1名被转移的老人感激地说。

据了解,台风应急响应启动以来,惠安县充分发挥“两中心一平台”作用,将48个“党建+”邻里中心转换成“战时”状态,组织党员干部一次又一次穿梭在各个重要风险点位,化身“协调员”“安全员”“宣传员”,对全县662处危旧房屋、低洼地带、工棚及角落地带再排查,累计转移可能受威胁的群众14005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在净峰镇,党员干部还化身“抢险员”,在台风来临前夕,组织“党员抢收队”与台风“抢跑”,协助农户成功抢收成熟旱稻42余亩,最大程度降低台风对旱稻生产带来的损失,用实际行动彰显为民情怀和党员本色。

守护民生 汇聚“红色暖流”

“快来人,这里有户人家的房顶快塌了。”崇武镇海门村的网格员在台风肆虐后巡查时,发现一户村民的房顶受损严重,几近坍塌,迅速组织党员救援队伍,帮助村民修补加固。“真的太谢谢你们了,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面对已经解除危机的房顶,受灾群众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面对“格美”登陆后带来的内涝、设施损毁、河道堵塞、停水断电等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安全和企业生产的情况,全县党员干部“争分夺秒”,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开展灾后情况排查,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工作,全力恢复水毁道路、通讯、城市排涝等基础设施,累计巡查加固广告牌515块,修剪加固树木1026株,清理河道马路垃圾约85吨,加固护栏2587.2米,修复大雨冲刷导致的路面塌陷1处,全力以“复”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李炳进 陈镜儒 吴隆重)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