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尚卿乡黄岭村:增强“造血”功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福建安溪尚卿乡黄岭村:增强“造血”功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4-10-31 19:5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黄岭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东北部,海拔在750米至1080米之间,常年气候温润,云雾笼罩,森林覆盖率高达85%。

曾经这里是远近村民皆知的“黄土高坡”“塔子尖”,被列为泉州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如今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引领、村委主导、村企共建、全民参与”的扶贫建设与乡村振兴新路子。“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路很宽,路灯很亮,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们喜笑颜开。

黄岭村村民蒸蒸日上的生活,得益于黄岭村主动增强“造血”功能,多方发力壮大集体经济的举措。

近年来,黄岭村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引入国心绿谷茶庄园,深耕茶产业,配套发展多元特色农业,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村级集体“造血”功能,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特色乡村建设示范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村、“绿盈乡村”高级版等全国、省、市、县荣誉。

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盛夏七月,草木葳蕤,绿肥红瘦。漫步在黄岭村的村道上,蓝天、农田、绿树、青山与笔直洁净的马路交相辉映,随处可见图文并茂的宣传文化墙,美丽惬意的农家小花园和云端诗宿、茶吧驿站、农耕文化体验园等构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田园风景画。

和美乡村建设,美在建设,更美在行动。近年来,黄岭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动工作从“有没有”“做没做”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夯基固本,建强堡垒。黄岭村持续建强党支部堡垒,发挥党员特别是老党员的作用,更好、更优服务村民群众,推进了村址内部装修改造。推行“党建引领、支部带头、村企共建、全民参与”的新模式,盘活乡村资源,调动村民积极性,全力打造“多彩黄岭”,稳步实现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黄岭”样板。2023年度,黄岭村村财收入达到30万元。

创新机制,共治共享。健全党务公开栏、流动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委财务管理使用公示栏,同时建立了小微权力平台微信群,及时公开落实“小微权力”清单内容、规章制度等,对政务、党务、财务、公共效劳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使用进行公开,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居务监督更明显,让“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

和谐为美,笔下生花。2023年,黄岭村重点实施五里田至腾云峰步道项目,累计建设休闲步道2.6公里,启动实施全村农村饮水工程,全面整治垃圾围,配套完善了垃圾桶等设施,完善太空舱民宿设施,进一步夯实民宿产业基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党建引领下,黄岭村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留下了美丽乡愁,更绘就了诗和远方,为乡村振兴赋能。

实现自我“造血”,激活强村富民“一池春水”

隐匿在尚卿乡黄岭村的“云端上的茶园”——国心绿谷休闲生态茶庄园,海拔750-1200米,是安溪十大金牌茶庄园之一。

这里有第一峰腾云峰,层峦叠嶂,犹如欲乘天梯直上天,别有一番灵秀之韵,足以俘获人心。

这里有一万亩生态茶园,拥有峰、谷、林、溪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不仅是铁观音最佳的生长地点,也是最适宜康养人居、休闲度假的养生圣地。

这里有1080级台阶的好汉坡、祈福纳祥的赚钱洞、浪漫锁心石、祈福拜相台,云海翻涌、朝霞浸染……

这里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3年,被评选为市级乡村“五个美丽”建设优秀案例。

“这样一个神仙净地,来了就不想走了。”这是众多游客对国心绿谷的评价。

自2013年国兴绿谷正式入驻黄岭村,并与黄岭村开创“村企共建、以企带村”合作模式以来,昔日的黄土高坡慢慢发生了华丽的蜕变。“国兴绿谷,位于黄岭村五阆山主峰,占地面积近万亩,累计投资超过两个亿,由最初的茶叶种植基地发展至如今集观光休闲旅游、酒店住宿、茶叶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茶庄园。作为村企共建模式的主角,伴随着黄岭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落后村落变成如今的深山花岛,国心绿谷也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变成安溪人休闲旅游的度假胜地。”据黄岭村党支部书记黄新田介绍,黄岭村首批村企共建的项目为投入乡村振兴财政资金100万元作为投资款参与国心绿谷玻璃观景台、云端滑道、悬崖秋千等游乐项目,实现每年18万元的村财收入。 

为进一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黄岭村按照每股350元、“人人有份”的约定鼓励,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投资。在股份结构上,黄岭村委为村民占股“加码”,将村民占股比例调增至65%,村委和企业仅分别占股15%、20%。最终有多达780位村民统筹认购全部65%的股份,其中不乏个别积极性高、个人总计投资约为6-7万元的村民。就这样,黄岭村顺利地达到了以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引导村民参与村域产业建设,“变农民为股东”“变输血为造血”的目的。

“对于黄岭村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具有特色的‘大工程’,更是财政资金‘股权化’的财政‘造血’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记录着合作双方通过彼此更为直接的利益,建立起具有长效性、紧密性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的‘三赢’目的。”黄新田说,现在,村里每年会从村民所占65%的分红收益中,划拨出5%作为村老人会日常运营费用,用于组织老年活动、发放老人节日补助等公益性支出。

从村集体投资到“村企项目合作”再到“村企民合作”;从固定分红模式到构建按股自负盈亏的利益共同体;从以增加村财为目的到带动群众共同富裕,逐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各方利益最大化……国心绿谷项目的成功受到了群众的肯定,让环环相扣的“利益共同体”带动乡村发生“质变”,变“单打独斗”为“三方共赢”,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激活了强村富民“一池春水”。(黄娜玲)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