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粮食安全、科技创新与和美乡村建设齐头并进
2024年,厦门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创新为驱动,在城乡融合领域持续探索,深挖本土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片沃土上,创新与传承交织,生态与产业共舞,乡村振兴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厦门乡村振兴的指路明灯,厦门在全面落实省委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和市委“快字当头提效率、机关带头转作风”专项行动中,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45元,同比增长6.3%,总量保持全省首位;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收1303亿元,同比增长5.01%。
厦门翔安区香山花海 林育周 摄
粮食安全与“菜篮子”保障双提升
粮食生产,关乎国家根基、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是发展前提、战略底线和未来希望。每一粒粮食,凝聚农民汗水、科学家智慧和政策支持;每一片农田,是生命摇篮、生态屏障和文化传承地。2024年,厦门实施最优种粮扶持政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25万亩、产量2.64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202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0.87万亩、产量51.68万吨,生猪出栏20.7万头,各类农产品供应稳定。种养殖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3%,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
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的春风里,厦门市全年农作物种子种苗产值约5.5亿元,8个蔬菜新品种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授权,实施加快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厦门进境种质资源隔离检疫基地。全市建成标准化设施农业大棚1800亩、高标准农田7100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3.6%。市智慧农业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3家,1个解决方案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
特色现代农业与两岸农业完美融合
在希望的田野上,厦门市加快推进5个城郊农业重点片区试点建设,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6家企业入选2024全国农业企业500强。“同安凤梨穗”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翔安火龙果”纳入“福农优品”百强名录。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新引进台资企业6家,累计达34家,年均引资超500万美元。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厦门翔安区沙美都市田园 羽衣甘蓝采摘活动 林育周 摄
在美丽的乡村画卷中,厦门市全面完成193个村(居)科学精准分类,推动1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2个省级示范镇村、30个市级精品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220个,完成投资3.18亿元。开展房前屋后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摸排问题点位3484个,完成整改3453个。扎实推进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工作,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颜值”,2024年厦门5个案例入选全省和美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
农民增收,“一键报贫”清零
在双向奔“富”的道路上,2024年,厦门市投入各级财政资金8000余万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实施“引客下乡”活动,17个重点村(居)平均助力集体经济增收25.7万元。通过“一键报贫”系统和集中排查等,未发现符合纳入监测对象条件的农户。上解援宁财政帮扶资金1.62亿元,启动帮扶项目30个,引导41家企业注册落地“两县一镇”、实际到资8.11亿元,帮助宁夏5408名农村劳动力就业,销售农副产品10.66亿元。
水安全与河湖治理交出满意答卷
厦门同安西溪流域 李兴国 摄
在碧水蓝天的守护下,2024年,厦门市完成水利投资24.86亿元,枋洋水利工程前置库完工通水,九龙江北溪引水左干渠提升改造工程立项。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控和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保持“四个100%达标”,水土保持率95.01%位列全省第一。(供稿人:黄慧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