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三产融合发展 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东寮社区创新探索“豆干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白云飞山下,豆香飘四方。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东寮社区党委以“一颗豆”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通过党建引领、三产融合、村民共治,探索出一条“豆干名村”向“共富强村”转型的创新发展路径。这个曾面临“四多困境”的村庄如何通过“一联”党建工作法,将闲置荒地变为“三产融合”的活力田园?如何让传统豆干产业焕发新生机,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党建领航:从“四多社区”到“四新画卷”的蜕变
东寮社区下辖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4860人,曾因矛盾纠纷多、外来人口多、征拆遗患多、发展瓶颈多而步履维艰。新一届社区党委以“一联”党建工作法破局,联合厦门市政环能、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共建单位成立“社区大党委”,凝聚129名党员、50名“双报到党员”力量,构建“共谋一盘棋、共拧一股劲、共抓一条链、共绘一幅画”的治理格局。仅用3天就完成50亩大豆种植土地流转,干群齐心让社区焕发“服务开新局、产业展新篇、治理启新程、生活焕新颜”的“四新”气象,获评“厦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三产融合:一颗黄豆开启“全产业链革命”
2023年,东寮社区启动“1235振兴计划”,以一联豆干为核心打造三产融合生态圈:
一产筑基:创新“胡萝卜+大豆”跨村轮作模式,目标种植面积超1000亩,为豆干生产提供绿色原料。
二产提质:成立厦门东寮数联食品有限公司,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以150万元持股24.5%,整合12家小作坊建设1290㎡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入7S管理体系,获SC认证。
三产赋能:开设了东寮豆干餐厅,研发12道与豆相关的菜色,餐厅与周边的大豆种植基地、白云飞生态园、瓦窑公园等景点相连,丰富文旅体验,每日可同时接待研学人数达800人。
创新驱动:村民变股东、垃圾山变灵芝圃
社区党委将治理智慧注入产业发展:通过资源盘活、IP赋能、人才升级等多方进行创新驱动:利用村集体资金投资入股企业,村民通过股份分红共享收益;设计“数联一家人”豆干IP家族,推出网红打卡墙、非遗“车鼓弄”表演、童谣《一联豆干数联人》,让百年技艺“潮”起来;成立数联党支部,7名党员主导企业管理,培养“既懂乡村又精市场”的新农人团队,推动小作坊向现代企业转型。
未来蓝图:从“厦门名片”到“全国品牌”
目前,“东寮豆干”已注册集体商标,豆制品产业协会挂牌成立,年产值突破千万元。社区党委书记陈和同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产业’模式,五年内让东寮豆干走向全国,打造集种植、加工、文旅、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供稿人:黄慧 陈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