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争先进位 奋力冲刺畜牧业首季“开门红”
人勤春早争朝夕,产业振兴正当时。忠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稳产保供、提质增效”总目标,抢先抓早、谋定快动、精准施策,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一、政策加码,提振养殖信心
一是将继续安排百万生猪调出大县奖补资金持续巩固50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发展成果,推广“公司+家庭农场+农户”模式,有效降低业主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振养殖信心。二是统筹中央产业发展资金持续开展养殖保险、贷款贴息和生猪良种补贴,鼓励养殖经营主体扩大养殖规模。三是整合涉农资金持续推广“助农贷”“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探索推广“活体贷”融资产品,同时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因地制宜开发融资新产品,为业主提供金融支持。四是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持续实施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提升。2025年忠县将投入财政资金530万元,大力支持新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以及改扩建养殖场内部设施技改升级,提升全县畜牧业设施装备水平。五是整合国家农业产业园发展资金持续实施项目扶持,重点扶持农村畜禽散养户,提升畜禽散养户复养和补栏增养的积极性。
二、政企合作,激发产业活力
忠县在巩固德康公司“公司+家庭农场+农户”代养模式成果的同时,积极引进正大、双胞胎、巨星等行业巨头,引导有意愿的规模养殖场与大型养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全县生猪存栏规模稳步提升。
东溪镇的忠县发康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便是政企合作推动下的典范,该场占地400余亩,是忠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该场自从与重庆正大公司携手合作后,凭借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5万头左右,为我县生猪稳产保供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一季度,发康生猪养殖家庭农场存栏生猪1.57万头;出栏生猪1.86万头,同比增长185.88%。据了解,在政府牵线搭桥下像发康这样与重庆正大饲料、德康公司、重庆双胞胎饲料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有近100家,预计生猪年出栏量可达40万头。
此外,忠县还将继续探索养殖发展模式,促进全县畜牧产业从“孤军奋战”向“团体作战”的利益共同体转变,鼓励支持“企业+农户”“集体+农户”“企业+集体+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探索“代养”与“点单”养殖并行,将中小规模养殖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增加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稳住畜牧产业“基本盘”。
三、产业融合,拓宽增收路径
忠县以“接二连三”思路延伸产业链,加快推动畜牧产业从“单一种养”向“全链增值”转型升级。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年屠宰初加工15万头生猪,肉牛、肉羊各3万头的牲畜屠宰加工养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忠州兔业食品综合加工示范园区项目等重大项目,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生产供应、精深加工、品牌价值的融合互补,以全产业链发展持续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不断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忠县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畜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一系列“开门红”措施的逐步落实,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供稿人:黄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