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保靖:深化四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筑牢百姓健康防线
湖南保靖县日前召开的2025年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该县深化4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筑牢百姓健康防线。
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建设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化发展,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完善以薪酬制度为重点的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以“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方向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卓越服务示范医院建设,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要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抢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机遇,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抓住省委、省政府推动省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机遇,聚焦县域内住院率不高、重症救治能力不强、专科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完善加强“五大中心”建设,让群众不出县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县建设,实施“西学中”人才培训工程,全力建好重庆中医研究院保靖分院高标准推进乡镇卫生院旗舰中医馆建设;充分发挥卫生院中医馆、村卫生室中医阁作用,扩大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和可及性;坚决守好主阵地,持续强化中医医院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营造“中华五千年首诊断看中医”的浓厚范围,提高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比,加强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中医药服务效能。
2024年,湖南保靖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斐然。实施的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已有2家县级医院和13个乡镇卫生院纳入DIP支付方式改革范畴;成功建设8个省级重点专科、9个州级重点专科,先后挂牌建立“胡响当”“欧阳志”等6个名医工作室,累计服务患者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5万人次;从公立医院选派3名优秀医生帮扶乡镇卫生院,暨州民族中医院派驻1名主治医师担任毛沟镇中心卫生院“第一书记”,长期住院坐诊、带教,参与管理;县人民医院选派一名副主任医师到阳朝乡卫生院担任院长,抓改革、破困局、促发展、惠民生;县中医院选派一名中层干部到复兴镇卫生院担任“第一支书”,推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试点,推动党建与业务相互融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落实人员下派、转诊会诊、绩效考核、重点人员随(回)访等工作机制,上级对口帮扶医院下派30人到县“两院”坐诊帮扶,县级2家医共体总院累计下派科主任183人次到分院坐诊帮扶,下派1142人次骨干医护人员开展巡诊、义诊和基本公卫服务,县域就诊率达93.17%,基层就诊率达62.15%。(供稿人:彭艳 彭书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