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申遗和文化遗产研究 广州大学在马来西亚建立海外研究基地
2025年正值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广州大学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实验室与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于3月25日签署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广州大学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实验室——郑和文化博物馆联合研究基地”。这是该实验室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海丝研究国际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重点实验室在国(境)外继西班牙瓦伦西亚、英国麦克尔斯菲尔德和中国澳门之后设立的第四个联合研究基地。
签署合作协议和挂牌现场
广州大学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延明、常务副主任张谡,校科学研究院李雁,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菲菲参加签约及揭牌仪式。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025年世界旅游大会举办地,马六甲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联合研究基地将以“历史郑和、航海郑和、民俗郑和”为核心研究方向,系统开展文献整理、民俗文化传承、文化遗产等跨学科研究。同时,双方根据协议将联合开设“海丝遗产保护”特色课程,定期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专题展览,共同举行亚洲海洋文明对话论坛等活动,助力广州等海丝城市联合申遗。
此外,根据出访安排,孙延明副校长率代表团访问了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新纪元大学学院、英迪国际大学等单位,围绕海丝实验室近期的工作,就文化遗产课程、学生非遗研学、中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筹)等进行了充分交流。(供稿人:张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