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炳千秋——义乌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展启幕
近日,义炳千秋——义乌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展暨《义乌史志》100期特展在义乌市美术馆启幕。
义乌,这座承载亿年恐龙遗址、万年上山文化的古城,在时光长卷中铺展出一幅文明演进的壮阔图景。历经千年於越文化、百年红色文化以及商贸文化的浸润,“义”成为这片土地上流淌不息的精神血脉。
据了解,主题展览通过文字、图像、实物等多种载体,多维度展现义乌的历史文脉和生动气韵。展览以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史志成果为主线,设有12个专题系统,呈现《义乌史志》百期精华,全方位展示义乌的考古文化、佛教文化、名人文化、义乌兵文化、红色文化、义乌商贸文化、义乌教育史文化、义乌民俗文化、义乌家谱市志文化。
为梳理地方文脉,赓续文化薪火,2001年《义乌方志》应运而生,2019年与《义乌史志》合流深耕,以季刊铸就地方历史文化内刊的标杆。刚刚出版的2025年第一季刊正是《义乌史志》第100期。25年时间,汇聚各类研究文章2000多篇。因此,主题展览上也展示了党史、地方志、义乌丛书编纂二十余载的丰硕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推出了反映义乌先贤“六义”系列故事的《义乌史志》专刊。从新石器时代的上山文明到横贯亚欧的浙江中欧班列,从源远流长的双林禅寺到誉满全球的“世界超市”,义乌始终在用行动诠释“义”的深意,成为一座忠义、节义、仁义、孝义、侠义、信义“六义并举”的城市。
“现场有文献考据,也有文物佐证,让我们更好见证‘义’的光芒。”不少参观者说。 据本次展览相关负责人介绍,主题展览现场展示100多件展品,记录社会经济发展,见证兴盛贸易。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中不仅有《义乌丛书》编撰手稿、志鉴编撰手稿等原件,还展出了400年前的明崇祯《义乌县志》原件、西汉时期“长乐无极”陶瓦当、明代象牙笏板、十八世纪日本崇高堂藏版《骆宾王集》、清康熙《读〈宗泽忠简集〉》拓片、清代才女倪仁吉《仕女图》、朱一新书房板壁木刻拓片、龚一清墓志铭拓片、陈望道行书、抗战《义乌全图》、义乌营战士“民族英雄”牌、抗日救国歌手抄件,宋代双林寺花纹瓦当、兔毫盏、佛像,明代长城出土铁铳、城砖、石擂、雁翎刀,以及义新欧首发运单、铁路运输货票等众多珍贵文物、史料。其中,崇祯《义乌县志》原刻本、“龙凤七年”纪年铭铜权为首次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
现场还发布了《义乌丛书》最新成果《丹溪医书集成》新书,并举行了“追寻义乌发展足迹”《义乌史志》100期主题征文颁奖,及《义乌丛书》(第二期)顾问聘书颁发。
本次展览展出时间为3月28日至5月6日,地点在义乌市美术馆二楼3、4号展厅。走进美术馆,与义乌文化来一场亲密对话,感受义乌从千年古邑到“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历史文脉和生动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