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跨境游热潮涌动,铁路服务彰显大国担当
随着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政策的恢复实施,绥芬河铁路口岸迎来了跨境旅游的蓬勃生机。6月6日,402次国际旅客列车载着80余名团体旅客驶向俄罗斯,标志着中俄跨境出行进入双向升温的新阶段。自2023年12月绥芬河至格罗迭科沃国际旅客列车恢复运营以来,该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3万人次,成为中俄人文交流与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
精准服务,铁路助力跨境出行高效畅通。面对日益增长的跨境客流,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主动作为,与地方旅行社建立动态响应机制,灵活增设售票窗口,优化票务流程,确保旅客购票“零延误”。同时,车站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紧密协作,通过提前预报客流、滚动播报俄语通关指南、加派人员引导等措施,实现出入境通道高效运转,为旅客提供便捷顺畅的出行体验。
提质增效,铁路服务彰显国际水准。为提升跨境旅客的满意度,绥芬河站组织客运人员开展16期俄语培训,熟练掌握日常会话,以专业素养服务中俄旅客。此外,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三棵树车辆段对列车设备进行全面检修,选派技术骨干担当乘务工作,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平稳。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铁路部门的高标准服务,更体现了中国铁路在促进国际交流中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交融,铁路架起中俄友谊桥梁。国际列车的恢复运营,不仅带动了跨境旅游的热潮,更促进了中俄两国民心相通。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载体,不仅输送旅客,更传递文化、增进理解,成为中俄友好合作的生动见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铁路将继续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推动中俄跨境旅游与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绥芬河铁路口岸的繁荣景象,正是中国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缩影。我们坚信,铁路部门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供稿人: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