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建:34年洗烫人怀着“诚心”坚守“匠心”
沈惠建,仓前街道仓兴街133号惠建洗烫店店主。34年坚守不足10平方的小店,以诚信经营和无私助人赢得口碑。累计处理衣物超10万件,帮助顾客找回遗失物品价值近15万元。2021年加入灵源村“宝德昌”志愿服务队,免费缝补衣物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获评余杭区“美丽余杭人”、仓前街道“美丽仓前人”等荣誉。
一、诚信为本:衣物里的“守心人”
“你们绝对想不到,很多人把衣服当成了‘保险箱’。”
洗烫衣物很多是大衣、羽绒服、长裤,口袋都不少。大多时候,沈惠建都在现场让顾客仔细检查后把衣服留下,按“先来后到”依次给顾客洗烫。但多年来,因为大家对她的熟悉和放心,有时托人转交、有时快递,甚至还有人在沈惠建不在店里的时候直接放下衣服,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交待下就走人了。也因为这样,沈惠建从衣服口袋里摸到过各种各样的东西:钱包、纸币、首饰、电子产品......
2004年,邻村一位女士急急忙忙来找沈惠建洗衣服,把一件装在袋里的羽绒服放下就走。等到沈惠建打开袋子准备洗这件衣服时,刚一拿起就感觉到沉甸甸的,一掏口袋,可把她惊呆了,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全套的金器都装在了羽绒服口袋里,价值数万元。料想顾客发觉后肯定焦急万分,但又联系不上对方的沈惠建只能一直在店里等候,当晚,顾客终于找上门,经过一番核对,金器一件不少,沈惠建如数奉还,顾客感激不尽。
二、价格惠民:坚守良心的“熨斗温度”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沈建惠这里,有衣服的地方就有人间百态。
2022年,周边一个小区居民王女士(化名)来找沈惠建洗衣服,等到来收衣服时称有根银项链找不到了,怀疑是在衣服里。尽管沈建惠在洗衣前都已习惯会摸摸口袋,生怕顾客有遗留物品,但见该居民着急,还是陪同对方在自己店内到处寻找,结果找半天也没有。王女士悻悻地回去了,谁知过了两天,她又上门来了。不是又来找东西,而是来向沈惠建致歉,因为项链在家里找到了。
又一年6月,有位村民托朋友把一件半年未穿的呢大衣交到沈惠建手上进行熨烫,检查时她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金戒指,沈惠建随即电话联系了送衣服来的朋友。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衣物的主人起初并不记得曾在衣服里放了金戒指,还诧异是不是搞错了。直到来到店里,看到实物后才想起自己在春节时曾佩戴过,入了春,收起了衣服,就把这事给忘了。
而最让沈惠建感同身受,体会绝处逢生般喜悦的还是在开店前几年,村里一个刚完婚的小伙子来洗婚礼衣物,不小心在衣服里放了2000元现金,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到处找不到钱的小伙最后想到了沈建惠这,当沈惠建把妥善保管的一叠钱递到小伙手上后,他“扑通”一声跪下了,原来,那是他用来的还债的钱……
“比起市场上的洗烫价格,惠建这边基本上要便宜5至10元1件,有些高档衣物别人要收60至70元,她最高不超过50元。”说起收费价格,经常来找沈惠建洗烫衣服的顾客们都很是满意。
确实,沈惠建不仅洗烫技术好,价格也收得便宜。2至3块钱烫一件衣物的价格她持续了30几年,逢年过节从来不涨价。直到近两年,在别人一再主动要求下,才偶尔收取单熨烫5元1件。“同样的价格,我要做到比外面任何一家洗得干净、烫得挺括。”调整价格后的沈惠建用服务质量来回报大家的信任。
有一年,村里一位肢体残疾的低保户魏大伯,在一次志愿服务当中让沈惠建烫过衣服后,经常来找她洗烫。出于尊重,每次洗完后,沈惠建象征性收取每件两块钱,魏大伯心里也高兴。这一洗就是三四年,直到魏大伯2022年底去世。
像这样碰上老弱病残或临时困难的顾客,沈建惠往往都特殊照顾,少收或不收的钱平均一年少说也有1000元,这么多年下来,也是间接做了不少公益。
三、志愿服务:缝补衣物更“缝补人心”
2021年春,听说村里有支便民服务队伍长期在为村民做免费志愿服务,经过一番打探,原来就是离自家店不远的非机动车修理铺阿德师傅组织的,当时该队伍只有3人,了解成员组成和动机后,沈建惠当即表示要加入队伍,她便成了该队伍的“第4人”。这支队伍叫灵源村“宝德昌”志愿服务队,固定在每个月第一个周五以及按需点单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提供量血压、修理小家电、修理非机动车等服务,沈惠建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内容,广受大家欢迎。
2024年6月下旬,沈惠建骑着电瓶车前往某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宝德昌”志愿服务,因当天下着雨,途中不慎打滑,她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为了不耽误服务,沈惠建简单整理后准时赶到服务点开展志愿服务,直到结束,一旁的阿德师傅才突然看到沈惠建脸上有两块红肿乌青,她这才道出了真相。回到家后的沈惠建发现自己腰也直不起,随后在家躺着一个多星期。
“有几位老人和我预约了这个月服务日来缝补衣服,我答应了一定要去。”当7月第一个周五“宝德昌”服务日到来,阿德师傅让沈惠建在家休养时,她坚持说要参加。“只是皮外伤,不影响不影响。”
2021年至今,沈惠建通过“宝德昌”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群众服务8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服务人次超 3000人。此外,她还经常在空余时间为20 余位困难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供稿人:章晓青 方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