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连史纸在孩子手中“活”起来——连城青少年沉浸式研学点燃文化传承星火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千年连史纸在孩子手中“活”起来——连城青少年沉浸式研学点燃文化传承星火

2025-07-10 14:2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张承载千年记忆的连史纸,在孩子们专注的目光与小心翼翼的触摸中,缓缓从纸帘上揭下。这古老技艺复现的动人一幕,发生在7月8日由共青团连城县委员会、连城县少工委携手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浙江传媒学院)共同开展的“声动连城·童心筑梦”公益研学课程之连史纸文化传承主题日活动中。孩子们在理论深学与实践躬行的交融里,亲身触摸家乡非遗脉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幼小心田扎根萌发。

课堂播种:聆听古纸故事,点燃文化认同

当日上午,浙江传媒学院的徐圣贻和王唯瀚同学将研学课堂变为文化传承的启蒙地。在他们生动的讲述中,连史纸“纸寿千年、温润如玉”的独特特性、历经八十一道工序的精湛技艺,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青少年。传承人邓金坤先生矢志守护连史纸的故事,更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力量。课程巧妙融入语言实践,引导孩子们学习采访技巧,为下午与传承人的深度对话打下基础。这堂精心设计的文化启蒙课,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深植下守护文化根脉的责任与自豪。

工坊实践:触摸千年技艺,体悟匠心传承

下午的研学之旅延伸至连史纸的诞生地——美玉堂工坊与展陈体验馆。在古韵悠长的空间里,邓金坤先生如数家珍,将连史纸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一部活态的非遗史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随后,孩子们化身“小小文化传播者”,积极运用上午学到的采访技巧,围绕连史纸的传承故事、工艺奥秘等问题,与邓金坤先生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交流。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亲身体验环节。在邓先生手把手指导下,在浙江传媒学院的小老师协助下,孩子们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屏息凝神,沉浸于捞纸、拓印、画龙等核心工艺。指尖触碰纸浆的细腻,感受拓印时力道的轻重,当亲手绘制的龙形图案跃然于古朴纸面,自豪与喜悦在童真的脸庞上绽放。这一刻,“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完美交融,知识在真实的场景中被赋予生命,文化自信在亲手实践中生根发芽。

赋能成长:项目化设计赋能,深植文化种子

此次“声动连城·童心筑梦”项目化公益研学,是共青团连城县委员会、连城县少工委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精心策划实施的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项目化课程。项目深刻把握第九次全国少代会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引入项目式学习理念进行顶层设计与整体架构。课程紧紧围绕“少先队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创造性传承者”这一大概念,以“如何讲好连城故事,做自信的文化传播者”为核心驱动问题开展逆向设计,树立明确的成果导向。

非遗传承,少年接力。当连史纸的千年智慧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焕发新生,我们看到的是文化血脉的赓续,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共青团连城县委员会、连城县少工委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育人项目,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坚定文化自信,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创新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属于红领巾的荣光。(供稿人:李焓 彭奕竣 徐圣贻 王子宇 丁俞洁)

【编辑:伦晓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