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实践队赴周宁县开展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践行关于森林“三库+碳库”的重要论述精神,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四库绿芯”实践队深入周宁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日,周宁县团委书记吴彩枫、七步镇人大主席肖陈芳莅临慰问实践队师生并指导实践活动。福建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吴思锋、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余高锋、刘守臣副教授及学院10余位实践队成员共同参与。
践行“四库”理念,学思践悟促提升
在周宁县“三库+碳库”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实践队走进“三库+碳库”生态文明实践主题展览馆,深入学习“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科学内涵,了解当地人民牢记“闽东的振兴在于林”的殷切嘱托,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共赢。
实践队走进黄振芳家庭林场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学习。重访黄振芳家庭林场,听“三棵树”的故事,黄传融讲述其家庭林场种树40年点绿成金实现荒山野岭到金山蜕变的“造林大户”,黄振芳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林带动更多人守护绿水青山的感人故事。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了生态文明建设背后的不懈努力和坚定信念,更深刻地理解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聚焦林业发展,交流研讨谋合作
在林业局座谈会上,周宁县林业局副局长张陈香首先详细介绍了林业碳汇贷、智慧林建设、林下经济、特色花卉等建设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其次,工商管理学院老师在交流中提出,双方开展科研合作的具体方向,希望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力量,共同促进周宁县林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多维调研探新路
在后洋村,为深入了解生态价值转化、绿色发展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实践队向林农发放问卷,细致调研林业经济收入、林业种植结构、林业政策认知度及技术需求等情况,并与村支书交流“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七步镇后洋村以点带面,推动全村进行庭院经济发展,通过流转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庭院,探索出一条“小庭院,大经济”的发展新路,后洋村引导群众将自家院落空间利用起来,发展多肉植物特色产业,推动形成“小院子,大收益”的庭院经济新模式,不断提高农户和村集体收入。随后,七步镇后洋村党支部与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生第三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重点围绕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内容制定实践方案。
在苏家山,实践队访谈了七步镇苏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文达,深入了解苏家山村“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如何带动群众增收。苏文达先后获得“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好书记、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作为周宁县倾力回引的返乡能人之一,他带领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苏家山村从贫穷落后的山区村,变成如今远近闻名的旅游明星村。2019年,苏家山村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村里的旅游、茶产业等综合收入超过800多万元,2025年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探寻绿色产业,创新实践谱新篇
在中国华电福建周宁县抽水蓄能电站,实践队参观了生产运营数智中心、中控室等区域,零距离了解抽水蓄能电站在数智化电厂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据介绍,周宁抽水蓄能电站是一座“水做的巨型充电宝”,装机容量1200MW,每年可减少电网煤炭消耗量约20.79万吨、二氧化碳41.58万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华电力量。
为了解“生态+”产业发展道路,实践队走进福建三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始终致力于多肉植物种苗组培研发、种植与销售,年产多肉植物组培苗2000万株,高端多肉植物组培苗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5%。据了解,该公司提供了百余就业岗位,公司员工中本地村民占比90%。
实践队走进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体验采茶、摇青、揉捻等制茶工艺,并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周宁高山云雾茶品牌宣传推广案例。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体验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有机茶园,积极打造“两岸佳人”周宁高山云雾茶品牌,依托“企业+基地”模式,带动茶农增收,更以“两岸共饮一杯茶”的理念,让茶叶成为联结生态、文化与民生的绿色纽带。
此外,实践队深入乡村,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实用的科普宣传活动。科普宣传活动主要聚焦“森林是水库、碳库、粮库、钱库”这一核心理念,向村民们生动阐释森林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同时,结合村民日常生活,向村民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这场“接地气”的科普宣传,不仅提升了村民对“森林是水库、碳库、粮库、钱库”这一科学理念的深度理解和认同感,也架起了青年学子与乡村群众沟通的桥梁,为助力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子践行“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生动展示。队员们表示要将专业知识与生态实践相结合,将所见所闻所思转化为行动,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据悉,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四库绿芯”实践队致力于探索、记录、传播森林是“钱库、粮库、水库、碳库”的生态价值与实践路径。实践队深入林间、走进基层、扎根乡土,通过调研、科普、创新项目与志愿行动,在实学实干中收获成长。(供稿人:余高锋 许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