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课堂”扎根新泰沃土 共育校地合作新样板
7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田野课堂”实践基地开营仪式在山东省新泰市隆重举行。今年5月份,省委社会工作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山东“田野课堂”实践基地,新泰市凭借自身优势与发展潜力,被确定为第一批县级“田野课堂”实践基地,这一举措为校地深化合作、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搭建起了高端平台。
据悉,7月11日—22日,中国人民大学调研组将深入城市社区、重点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新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各个领域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城市社区党建、新兴领域党建、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领域社会工作开展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将总结提炼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争取为中央、省委社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打响新泰社会工作品牌,让新泰社会工作经验和模式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与推广。
近年来,新泰市锚定“登高望远、誓争第一”目标,深入实施“以经济为中心、工业为核心、项目为重心”的“三心”战略,发展动能持续增强。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8亿元,同比增长6.5%;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达6.9%,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顶尖学府,人才与科研实力雄厚。此次省委社会工作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田野课堂”实践基地,无疑为新泰提供了宝贵机遇,让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站在了校地合作的新起点上。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代表施昱彤阐释了“田野课堂”的内涵:“它不仅是项目名称,更代表扎根大地的学术追求,要求我们走出象牙塔,‘沉’基层、‘扎’社区、‘融’群众,触摸社会真实脉搏。新泰丰富的社会样态、创新治理模式与深刻变革,是绝佳‘田野’样本与实践教材。这趟‘田野课堂’之旅必将成为我们大学生涯中一段极其珍贵、收获满满的经历。”
新泰市将为中国人民大学师生调研实践创造最优环境,全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在新泰开展科研教学、实践实训及成果转化,力促校地合作取得实质进展。期待双方在社会工作人才培育、社区党建创新等领域深度合作,为新泰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市建设添动力,以扎实成果打造可推广的校地合作样板。(供稿人:李悦 辛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