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理响青锋实践队:“语言图谱”绘乡情,数据赋能助振兴
为精准对接乡村振兴的语言能力建设需求,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7月6日至14日,湖南工业大学“理响青锋”实践队深入邵阳市绥宁县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大团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入户调研。7月12日,实践队延伸服务半径,扩大调研覆盖面,在集市中段设立集中服务点,并通过主题墙绘、七彩课堂等形式推广普通话。
图为队员们进行问卷调查 高跃菲供图
实践队综合运用结构化问卷、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与参与观察等方法,全面考察大团村语言生态。队员们详细采集了村民普通话水平、使用场景等核心数据,记录苗语、侗语等民族语言使用现状,并重点分析语言能力在侗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产业发展、数字生活应用等关键领域的影响。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还主动担任“数字助老员志愿者”,耐心协助老年村民解决智能手机操作中的语言障碍,同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平台”APP,切实弥合“数字鸿沟”。
图为队员们为老人讲解宣传手册并推广APP 高跃菲供图
在集市中,实践队员面向群众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宣传册讲解等方式,现场收集群众反映的语言障碍实例。一名菜农提及,“外来商贩询价时,沟通存在困难”;一位年轻售货员则表示,“普通话已成为农产品外销的‘通行证’”。直面多元语言需求,实践队员对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工作复杂性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提升了其社会调研与公共服务的能力。
图为队员们在集市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王盈供图
为创新推普形式,实践队在大团村服务中心主干道精心绘制主题墙绘,以“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为核心标语,结合乡村振兴元素,生动传递普通话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村民们表示,墙绘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以直观、持久的方式增强我们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图为推普主题墙绘 李闻迪供图
基于详实的一手数据资料,团队创新绘制了直观的“大团村语言生态图谱”,并据此形成《大团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需求精准画像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了村民语言能力现状、发展诉求及其与乡村产业、文化传承的深层关联,为后续制定并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的推普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与行动指南。
图为队员们入户走访与村民合影 高跃菲供图
在推广宣讲中,一位村民表达了普遍心声:“在村内推广普通话至关重要,既是子女学习与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产品外销的关键。”村民普遍掌握普通话听说能力,如同打通了一条“信息通道”,使当地特色产品与独特文化得以走出大山,吸引外部投资与旅游客流。活动始终坚持科学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民族语言文化并行不悖的原则,实践队员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积极学习当地民族语言,致力于守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语言的根基与乡村文化生生不息的灵魂。
此次深入大团村的推普实践,是湖南工业大学青年学子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理响青锋”实践队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创新的数据分析和务实的惠民举措,为普通话推广工作精准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了“湖南工大智慧”与青春力量,也使队员们在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中强化了时代责任与担当。(供稿人:湖南工业大学 杜佳怡 邓靖言 曾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