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牵引,共创幸福路 ——珙县巡场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 建设运营案例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牵引,共创幸福路 ——珙县巡场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 建设运营案例

2025-07-15 14:0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实施背景

巡场镇为珙县县城所在地,是川南最大的建制镇;全镇辖区面积124.22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8个城镇社区,总人口15万余人。巡场镇是2021年省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镇现有5家社工机构,志愿团体3家,社区社会组织92家,持证社工65名。针对全镇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专业牵引力度不足,群众素质提升服务流于表面,服务成果提炼缺乏亮度等问题,巡场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强机制”“育资源”“造氛围”三大抓手,打造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社区共治、资源共建、文化共享三大支持中心精准点上发力,社会工作宣传中心提升面上影响的“1+4”运营模式,有效带动引领全镇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对“一核多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形成有效助力。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党建引领,建设发展有方向

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强化中心组织架构,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中心主任,确保中心建设方向正确、重心稳固。严格落实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将党的建设与中心日常运营有机结合,用党建带动业务工作发展。开展“党建引领 两新聚力”党支部书记联谊会,依托中心打造党建交流平台,汇聚党群力量,促进党建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度融合,形成党群共治的创新性实践。

wps1.png

(二)聚焦社区共治,专业赋能有抓手

打造社区共治支持中心,针对社区书记、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骨干等基层治理力量实施“头雁计划”,开展线下培训5场,共计培训200余人次,有效深化了他们对于基层治理的认识,为全镇社区共治专业赋能。聚焦当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开展社会工作者资格水平考试考前培训1场,孵化培育4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1个社会组织。

(三)聚焦资源共建,长效发展有保障

    建立健全中心资源归集与供给机制,梳理辖区内的资源,构建详尽的社会工作者专业家信息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信息库和志愿者信息库,梳理形成辖区资源清单(涵盖文化、组织、物力、财力等方面),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长效化供给。链接珙县慈善会,在辖区内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并链接价值8万余元的公益慈善款物,对全镇的社区基层治理服务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形成持续性支持。

    (四)聚焦文化共享,素质提升有平台

    聚焦群众需求,策划并实施群众性文体活动1场,联动辖区企业开展“宜邻课堂”志愿服务10场。开展“协同共治·发展共享”巡场镇第一届创投大赛,立项4个微公益项目,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淬炼辖区内社会组织能力。以微公益创投大赛为契机,完善项目管理手册和各项管理制度,与社区社会组织共同梳理项目脉络,在儿童保护、文体活动、院落治理、两企三新服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独具本土特色的亮点服务。

wps2.jpg

    (五)聚焦突显特色,扩大影响有依托

    利用自媒体打造中心宣传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资讯的归集与发布机制,常态化进行社会工作行业动态、考试信息、政策解读等信息宣传。对已有的服务内容进行收集、梳理与总结,厘清服务逻辑,升级特色亮点,并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在国家媒体发布服务报道4篇,省级媒体1篇发珙县融媒体中心发布服务报道1篇,同时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自媒体发布服务信息12条,有效扩大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取得成效

(一)健全服务机制,专业牵引“有力度”

建立健全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管理机制,创制运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服务流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有效保障镇平台规范化运营。结合服务实际,突显专业特色,完成镇平台氛围营造工作,进一步夯实社会工作本土化基础。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头雁计划”,立足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实际,重点在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理论知识和实务技巧上下功夫,内容涵盖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活动设计、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以专业牵引筑牢全镇创新基层治理之基。

wps3.jpg

(二)聚焦资源整合,服务群众“有温度”

全面梳理辖区专业资源,形成本土社会工作者信息库、志愿者信息库,社会工作专家人才库三大资源库,并完善相应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平衡,为全镇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蓄满“人力池”。指导9个村(社区)建立慈善基金,链接价值8万余元的公益慈善款物,点对点帮扶当地困难群众,实现需求和供给精准对接。聚焦群众需求,策划并实施群众性文体活动1场,联动辖区企业开展“宜邻课堂”志愿服务10场,开展“协同共治·发展共享”巡场镇第一届创投大赛,立项4个微公益项目,打造多层次的群众素质提升平台,使联动资源有抓手,服务群众有温度,“一核多元”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愈发完善。

wps4.jpg

(三)着力营造氛围,成果产出“有亮度”

以巡场镇微公益创投大赛为契机,在儿童保护、文体活动、院落治理、两企三新服务等领域扎实推进公益服务,树立良好服务口碑,营造良好公益服务氛围。按照“一社一品”的思路引导全镇各个村(社区)展开“头脑风暴”,深入挖掘特色品牌服务,在镇平台进行集中展示,突显本土特色文化魅力,助推文化共享。依托镇级宣传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发声、正面发声,有效扩大了社会工作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

wps5.png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