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赴松溪开展科技“三下乡”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赴松溪开展科技“三下乡”

2025-07-15 14:0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深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近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IAI-物联松溪,智启新程”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南平市松溪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聚焦“科技赋能”,通过科技服务、文化传承、教育关爱等多维路径,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

科技惠民,服务零距离。 实践团在松溪社区设立“科技服务站”,为居民提供义务家电维修服务。队员们凭借扎实技能,高效解决电风扇、热水壶等家电故障,并同步普及安全用电知识,获得居民连连称赞:“不仅修好了,还教会我们怎么防范,太实用了!”

实践团开展义务维修志愿服务活动

数字助力,焕活乡村文化资源。 团队深入探访大布民俗文化村、万前村百年蔗园、梅口古埠及花桥乡招沙甲畲族村。在感受松溪“三宝”(湛卢剑、九龙窑瓷器、松溪版画)及古村落深厚底蕴的同时,队员们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抖音直播“云游”梅口古埠讲述松溪故事,并围绕非遗文化传播、文旅升级、畲族文创开发等议题,提出数字化保护与推广建议。在百年蔗园,学子们不仅体验农事劳作,更结合专业提出“智慧蔗田管理”、“品牌数字化塑造”等创新思路,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招沙甲村的“乡愁馆”与“数字馆”之行,则启发了他们对畲乡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思考,并拍摄助农宣传片推广当地农产品。

实践团在万前村百年蔗园体验农耕

实践团感受松溪“三宝”(湛卢剑、九龙窑瓷器、松溪版画)

实践团成员与花桥乡招沙甲畲族村村干部座谈交流

科教融合,播种未来希望。 实践团走进松溪县青少年宫,开展“思政+科技”融合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拼图之喻”引导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团队成员分享她国赛金奖的技能成才故事,并带领孩子们动手参与“智能音波互动”、“电子制作”(含电烙铁操作、代码烧录等)体验,在趣味实践中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梦想。

实践团成员在青少年宫分享她国赛金奖的技能成才故事

实践团成员在介绍电子产品的基本构造

孩子们参与焊接画面

暖心帮扶,关爱留守儿童。 联合当地团县委、民政局,实践团开展了“童心联未来·科技伴成长”关爱活动。通过趣味游戏、“重走长征路”地图挑战及动手制作简易风扇等环节,为3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科技启蒙。团队还精心准备了学习礼包,并走访“希望小屋”儿童家庭,开展暖心帮扶,鼓励孩子们自信成长。

留守儿童“重走长征路”地图挑战

实践团教孩子动手制作简易风扇画面

实践团与留守儿童活动结束后合影

实践团到“希望小屋”服务对象开展暖心帮扶

实践团为“希望小屋”服务儿童修建刘海画面

此次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青年学子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带队教师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科技下乡”、“人才下沉”,引导青年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发展,以青春智慧和科技力量照亮乡村振兴之路。据悉,实践团后续还将开展“科技小课堂进乡村”、“电子技能培训”、“一对一结对帮扶”等系列活动,为松溪振兴贡献持久力量。(供稿人:郑小青 雷秋忆 廖恩伟 林伟锋 吕静怡)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