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医学院学子深入菱塘回族乡 以专业践行民族团结与健康守护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大学医学院学子深入菱塘回族乡 以专业践行民族团结与健康守护

2025-07-15 15:5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深入贯彻关于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挖掘其丰厚价值,并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石榴花盛开的时节,扬州大学医学院“医脉相承运河情,石榴花开护健康”实践团从大运河博物馆出发,奔赴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开展以服务回族基层民众为目标的医疗实践与专业调研。

7月2日:探访大运河博物馆,感悟民族团结精神

实践团走进大运河博物馆,探寻大运河蕴含的深厚民族团结精神。成员们分成三组,穿梭于运河千年史诗、多样舟楫遗珍、生机沿岸图景、璀璨文化遗产与不朽传说故事之间。

这场流动的寻根之旅,令成员们深悟运河乃是民族团结共生的象征。团队中曹阳同学深刻意识到“这是一次穿越时光的精神洗礼”。由此而生、如石榴籽般紧密相拥的民族凝聚之力,正化作医学青年们心中坚定的信念:立足专业所长,将此运河精神熔铸于心、弘扬于行。

image.png

(图为7月2日,“医脉相承运河情,石榴花开护健康”实践团队在大运河博物馆1号馆前合影。郭诺然供图)


7月4日:健康宣讲与义诊暖人心

团队针对回族乡老年人口多的特点,由“吴登云班”学生周仕鹏主讲,系统讲解慢性病管理和夏日防暑知识,传承吴登云守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宣讲同时,团队其他成员为回族同胞发放医学知识卡片及口罩等实用医疗物品。

1752154848918.jpg

(图为7月4日,周仕鹏同学向回族同胞宣讲,刘婧姝同学向回族同胞发放健康知识小卡片。杭沛曦供图)


在宣讲结束后,团队分别设置了义诊测血压,制作艾草香囊,缠裹艾草锤三个实践环节服务回族同胞。刘婧姝和许佳雯同学运用水银测压计与电子血压仪为其进行了血压监测,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对检测出高血压的同胞们提供了改善饮食和坚持锻炼的具体建议;同时,李宁旭、陈悦凡与胡琬卿同学现场示范并指导大家填充中药艾草至无纺布袋中,协助同胞们完成艾草香囊的制作,并详细讲解了香囊驱蚊、安神等养生功效;此外,夏天、李子言和周仕鹏同学准备了艾草养生锤的制作材料,逐步演示缠裹步骤,带领同胞们一同动手制作,并阐述其养生保健作用。

image.png

(图为7月4日,李宁旭,陈悦凡同学带领回族同胞制作艾草香囊。康宁宁供图)

image.png

(图为7月4日,胡琬卿同学带领回族同胞制作艾草香囊。康宁宁供图)

7月5日:入户调研送关爱,共筑慢病防线

实践团分组深入村民家中,发放印有扬州大学logo的医疗用品,并实地开展慢性病调研。调查结果显示:

部分回族老年同胞虽对“慢性病”整体概念掌握有限,但对高血压、高血糖等具体疾病高度重视。他们普遍具备较强的健康管理意识,能自觉控制饮食、合理用药、坚持锻炼,并且对于汉族同学们的到来与帮助感到开心。

image.png

(图为7月5日,李子言,周仕鹏,郭诺然同学与回族同胞合影。杭沛曦供图)

image.png

(图为7月5日,郭诺然同学为回族老人发放医疗用品并讲解作用。杭沛曦供图)

实践团深受激励,决心与回族同胞携手,共同保障当地老年群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扬州大学医学院学子秉持着“学之以恒,行之以德”的学风,深入菱塘回族乡,以守护健康服务生命,在民族交融的洪流中书写"性命相托"的青春华章。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追寻精神血脉的旅程。团队将赓续石榴籽情怀,以守护健康为舟,承载中华医药薪火,在民族交融的长河中生生不息,灼灼绽放。(供稿人:顾宇杰 刘婧姝)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