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手绘粮安乡村图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学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手绘粮安乡村图景

2025-07-15 15:5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提升粮食安全宣传力度,7月3日至7月7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寻味粮香传承,绘梦粮安乡村”实践队走进福州市长乐区东平村,聚焦乡村文旅建设、粮食丰收景象、现代化农业文明、惜粮爱粮等主题元素,开展墙绘创作,用生动形象的墙画传递粮食安全理念,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文化色彩。

在长乐莲柄港河畔,实践队利用专业优势将艺术创意与乡村特色文旅深度融合。通过前期实地调研,结合“福泽东平,长乐未央”乡村文旅项目发展规划,以东平村特色茉莉花、主产粮食作物稻谷为核心元素,巧妙融入古朴的闽东建筑风貌,创新“一花一粮一筑”农旅融合方案,通过实践队员夜以继日的绘画创作,完成16平方米墙面绘制,最终形成了一处墙绘艺术网红打卡点,生动展现东平村丰收盛景与乡村振兴新貌,为东平村增添一抹独特的风景。

图为 实践队队员进行作品绘制。 黄瑞章 供图

图为 “福泽东平,长乐未央”墙绘实体图。李文心供图

在东平村中,实践队员聚焦粮食丰收景象、现代化农业文明、惜粮爱粮等主题元素,原创设计了三个主题版块墙绘,最终完成36平方米墙面绘制,在斑驳的旧墙面上绘就爱粮、惜粮、护粮图景,营造重视粮食安全的浓厚氛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墙绘版块,以装满金黄稻穗的青花瓷碗为主体,碗中巧妙融入古朴村落景致,稻穗饱满沉甸,象征着丰收的馈赠;村落宁静祥和,寓意粮食种植依托于这片土地的滋养。每一笔勾勒稻穗的线条,都在提醒观者:从播种到收获,粮食历经风吹日晒,饱含农人的汗水。端起饭碗,享用粥饭时,应想起田间劳作的艰辛,懂得珍惜每一粒米,不浪费这份自然与人力共同孕育的成果。

图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墙绘实体图。钟海涛供图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心”墙绘版块,画中一双大手托着竹编粮筐,筐里是绿意盎然的农田场景:红色拖拉机有序喷灌,无人机巡航监测,农人专注守望。“藏粮于地”,是守护好每一寸耕地,让土地持续孕育生机;“藏粮于技”,借现代农业科技,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让粮食产量更稳、更优;“藏粮于心”,则是将珍惜粮食、重视粮食安全的意识,深植每个人内心。这幅墙绘,既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呈现,也呼吁大家以实际行动,守护粮食安全防线。

图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心”墙绘实体图。钟海涛供图

“滴滴汗水铸,粒粒皆辛苦”墙绘版块,描绘了农民在竹编造型的田地里插秧的场景。草帽下,农人的身影弯腰忙碌,每一滴汗水落入水田,都在孕育丰收的希望,这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致敬,也是对粮食来之不易最直接的诠释。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耕种、灌溉、收获等诸多环节的汗水,实践队用墙绘记录这份辛苦,希望唤起大家对粮食的珍视,践行光盘行动,不辜负农民的付出。

图为 “滴滴汗水铸,粒粒皆辛苦”墙绘实体图。钟海涛供图

通过墙绘设计创作,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是创造了无声的宣传“使者”,不断提升人们粮食安全意识,为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墙绘创作广受当地群众好评。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青春力量继续为粮食安全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推动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可持续发展。(供稿人: 吴佳欣 孙宇轩 黄瑞章 谢婉玲  郑诗琪 叶子豪)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