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标语到草鞋匠心的初心传承——红信闪闪实践队乐安湖坪红色实践纪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从红色标语到草鞋匠心的初心传承——红信闪闪实践队乐安湖坪红色实践纪实

2025-07-15 16:2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湖坪乡的山峦,赣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红信闪闪”实践队的旗帜已飘扬在湖红军标语博物馆的青砖黛瓦间。近日,实践队的队员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对话——在斑驳标语中聆听革命信仰,在指尖经纬里触摸长征温度,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实践中焕发新生。

墙上的“呐喊”:穿越八十载的信仰密码

“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勇敢的士兵们不要同反动派走,赶快来革命”博物馆内,一幅幅泛黄的标语如同时光的琥珀,将三十年代的革命激情凝固至今。这些以石灰水、桐油为墨,以土墙壁、石碑为纸的红色印记,不仅有铿锵有力的文字宣言、有漫画图解,也融入了《反对开小差的歌》这样的歌谣传唱。“开小差的士兵,无缘无故回家庭,原本是工农,不该怕牺牲”,队员们跟着讲解员哼唱起这曲带着乡土气息的旋律,忽然读懂了红军宣传的智慧——当革命理念化作山歌小调,便能越过硝烟直抵人心。

指尖的“长征”:一双草鞋里的精神密码

一位头发斑白的古稀匠人,正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演示草鞋编织的技艺。老人将晒干的稻草捆在木架上,实心木棒起落间,粗硬的草茎渐渐变得柔韧,稻草要捶软,就像革命意志要千锤百炼。——这“锤草”的工序,是他从父亲那里学来的“长征第一课”。

队员们围坐成圈,看老人捻草成绳、以麻为骨,手指翻飞间,草绳在特制木架上交织出细密的网格。阳光下,编好的草鞋泛着麦秆的光泽,鞋头微微上翘,仿佛正蓄势踏过雪山草地。队员们轮流试穿这双“会说话的文物”,遥想长征岁月,红军战士正是脚蹬这样的草鞋,翻雪山、过草地,用磨破的脚掌踏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血色征途。队员们明白草鞋里不仅有非遗匠人的温度,更有红军战士“风雨侵衣骨更硬”的脊梁。

青春的“接力”:让红色基因流动起来

实践队的队旗在乡间小道上飘扬。从标语墙上的“初心”到草鞋里的“匠心”,这场实践让历史有了呼吸——它是《反对开小差的歌》里流淌的集体主义精神,是“锤捻编压”中凝结的奋斗哲学,更是青年一代接力传承的精神火炬。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认真学习红色标语背后的故事,主动尝试担任解说员。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红色教材”,终将化作他们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的“精神草鞋”,助他们踏过迷茫,走向远方。谈及此行感悟,队员们深有感触:“我们不用再穿草鞋了,但永远要记得,是怎样的双脚,走出了今天的路。”(供稿人:熊艺晗 王翌)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