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不乱点,钱包不受骗!社区民警教你筑牢未成年人反诈“防火墙”
近日,正定县三里屯街道西洋社区联合辖区派出所,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鲜明、形式生动的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活动——“小手不乱点,钱包不受骗”。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情景互动体验等形式,为辖区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堂实用的网络消费安全课。
真实案例敲响警钟:游戏充值暗藏多重风险
活动现场,民警以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警示风险:
一名9岁女孩模仿游戏主播“打赏”,用奶奶的养老钱充值5800元;
一名13岁男孩为“解锁”游戏关卡,连续三天用父亲手机转账,累计消费2.3万元;
还有孩子轻信“免费领装备”的弹窗广告,泄露支付密码导致账户被盗刷。
“未成年人的消费认知尚不成熟,极易被游戏内的‘限时优惠’、‘等级攀比’诱导消费。”民警结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详细解读: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网络消费需监护人追认才有效,但家长往往因举证困难难以全额追回损失。民警特别提醒,部分平台的“一键充值”、“免密支付”功能,无形中助推了非理性消费。
趣味普法入脑入心:家校社携手筑牢防护网
为了让知识更易吸收,活动设置了生动的互动环节。民警通过情景短剧《小明的充值风波》,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游戏充值的诱惑与危害。社区工作人员则现场演示手机支付限额设置方法,手把手教家长开启“青少年模式”、关闭游戏自动续费功能。
针对孩子们关心的“如何拒绝同学攀比装备”问题,民警给出实用建议:“可以和朋友们约定‘现实成就比拼’,比如比谁的数学进步大、谁的跳绳次数多,让成就感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生活。”
长效机制护航成长:守护纯真童年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非一日之功,需形成常态化教育机制。”社区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社区“护苗行动”的开端,后续将探索更多方式,让普法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正如民警在活动尾声所言:“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需要我们像园丁护苗——既要及时修剪歪枝,更要用心浇灌阳光。当现实生活足够精彩,虚拟世界的诱惑自会褪色。”
据悉,西洋社区将定期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活动,派出所也将通过校园警务站持续推送普法短视频,家校社协同发力,共同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守护每一分零花钱花得明白、用得有意义。(供稿人:郭昭 陈美池 朱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