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能源强国”实践队走进大庆油田
7月5日至9日,由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组建的“能源强国”实践队跨越千里,深入铁人精神的诞生地——大庆,在陈列馆、纪念馆和井队开展暑期思政实践,把“能源大思政课”开到了能源工业现场。
沉浸式课堂,穿越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生动再现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感人场景。从“松基三井”喷涌工业油流的里程碑时刻,到“人拉肩扛运钻机”“端水打井保开钻”的震撼场景,反映了老一辈石油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记录着大庆油田60余年的发展历程。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和忘我牺牲精神让实践队动容。
“一部石油史,就是一部共和国的奋斗史。不到现场,很难感知艰苦奋斗的内涵。看着一件件实物,铁人精神具象化了。作为能源行业高校马院宣讲团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把石油工业的奋斗故事讲好。”实践队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黄艳丽同学说到。
“能源强国”实践队在大庆历史陈列馆听讲解员讲述油田历史
实践队踏上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阶梯,团队指导老师李锦韬为实践队成员们介绍道,“我们脚下的阶梯一共47级,诉说着铁人王进喜47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复原的干打垒、布满补丁的工服、王进喜跑井时背着的炒面袋、记录着“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日记本……每一件展品都是“铁人精神”的生动注脚,带着实践队回顾大庆油田发展历程,深刻感悟铁人精神的时代内涵。
“能源强国”实践队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听副馆长王颖讲述铁人故事
实践队将课堂搬进纪念馆,让历史成为最生动的教科书。实践队在场馆中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和“能源大思政课”,在珍贵史料与原声影像中体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将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西南石油大学“能源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挂牌
情景式教学,解码铁人精神的当代传承
“高举红旗去战斗,踏着铁人脚步走……”参观过程中,1205钻井队队员高昂的歌声激荡人心。
参观钻井平台、听取钢铁1205队史讲解、录制“大学生讲思政课”和“我心中的思政课”……实践队在走出一代、三代“铁人”的1205钻井队感悟光荣历史,交流石油人“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精神内涵。“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勘查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听懂大地语言’、为国家发掘‘工业血液’的关键。”2022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林思邑眼神坚定,“也点燃了我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智慧解锁能源宝藏的热情,我要做新时代的‘探宝人’!。”
从60年代石油工人发现压力异常后一丝不苟、反复排查隐患的经典故事,到现代采油班组实时更新的电子参数屏旁醒目的“严细实”警示贴,实践队在“三老四严”精神的发源地——中四采油队了解了“三老四严”的强大生命力。
“智能采油时代,数据容不得虚假,操作来不得马虎!”讲解员的严谨让实践队成员记忆犹新。
“现在的油田青年,既传承着老一辈的‘干劲’,更增添了创新的‘巧劲’。”指导老师程鑫不禁感叹。在大庆油田青年之家综合服务体,实践队员们看到了铁人精神在新时代青年身上的生动演绎。这里不仅展示着油田青年员工自主研发的新型采油装备,还记录着共青团工作的光辉历程和先进青年事迹,体现了新时代石油人接续奋斗的时代使命。
“五访五促”,共建“能源大思政课”师资库
“能源强国”实践队的师生来到与西南石油大学大庆校友会,与校友们深入座谈,了解铁人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西南石油大学地质八八级校友、大庆油田校友总会会长、大庆油田国际勘探开发公司总地质师刘性全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大庆油田校友总会秘书长、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陈华等八位校友结合扎根油田多年的工作经历,向实践队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内心感悟。随后,实践队成员分别对全国劳动模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页岩油研究院副院长张金友等校友开展访谈活动。刘性全寄语实践队成员:“能源行业的根基在专业知识,底气在坚守,希望同学们珍惜在校时光,练就过硬本领。”实践队指导教师林莉向校友们介绍了“能源大思政课”师资库的建设情况,邀请校友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入师资库,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共同努力。
指导老师林莉谈到:“通过此次实践,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大地,将‘能源大思政课’从‘书本上’拓展到‘井场上’‘场馆里’,切身体会能源行业发展脉搏,进一步理解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
“能源强国”实践行是西南石油大学“讲赛践炼”系列活动的特色品牌实践活动,学校将持续组织队伍前往油田等行业一线,在行走中感悟能源业精神力量,在实践中践行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学校精神。(供稿人:李锦韬 程鑫 王天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