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公布考核结果:北京管道以“智慧+”改革登顶双百企业标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资委公布考核结果:北京管道以“智慧+”改革登顶双百企业标杆

2025-07-16 16:3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16日,我们从北京管道公司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中央企业“双百行动”2024年度专项考核结果,这家守护首都28年的能源动脉企业,凭借其在改革创新、绿色转型、科技赋能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从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管网集团首个获评“标杆”的“双百企业”,为中国式现代化能源建设交出一份“京”彩答卷。

     “城市供气生命线”的改革突围

1997年,为缓解华北地区天然气供需矛盾,北京管道应运而生。28载春华秋实,企业构建起由陕京一、二、三、四线及大唐煤制气北京段等组成的输气管网,全面深入推进“X+1+X”油气市场体系建设,累计输送天然气突破7400亿立方米大关,相当于替代标准煤9.6亿吨,替代煤炭减排二氧化碳13.1亿吨,累计带动上下游经济发展总值35万亿元,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绿色动能。这条被誉为首都“城市供气生命线”的能源动脉,更在2024年创下管输商品量659.75亿立方米、利润总额完成率112.74%的亮眼成绩。

       双轮驱动破解高质量发展密码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北京管道公司以主营业务为根基,精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布局规避同质化竞争与盲目扩张。自2023年起,公司系统探索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融合路径,编制完成《新能源业务发展规划》,明确氢能、风光发电、节能提效、CCUS四大战略方向,构建起主业与战新产业协同发展的“双轮驱动”格局。

       在此基础上,公司聚焦区域市场需求,率先完成氢能管道示范项目立项,创新建立“前哨挂帅、中枢护航、后方支援”立体作战体系。依托“双百企业”政策优势,推动集团“一企一策”授权机制与“一事一议”决策模式,为项目落地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商用管道+科技研发”双轨推进策略,示范项目同步搭建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加速形成“从10到N”的产业化发展动能,奋力开拓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曲线”,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提供创新样本。

       智慧管网里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战略进程中,北京管道公司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全面构建陕京“12345”智慧管道体系。通过建设统一开放的管道数据共享中心,深化数据资源价值挖掘,推动传统管网向“互联管网+系统工程”阶段跨越,并前瞻布局“能量平台+智慧生态”更高层级发展模式,加速构建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网络化联接的现代能源动脉。

公司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实施“国产压缩机组智能控制提升研究”项目,成功实现进口设备控制逻辑与程序代码的自主重构,显著提升运行效率并降低能耗,项目获得“整体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的重大成果;首创“空天地一体管道保护模式”,集成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全时空智能化安防体系。

同时,创新“行业平台+统建系统+低代码”数字化生态,推进制程、IT、数据、大模型四维融合管理,深化机器视觉与光纤预警大模型在设备检测、智能调控等场景的应用。通过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持续夯实科技创新根基,为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智慧管网体系提供核心支撑,助力国家能源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刀刃”向内的企业体制革新

生产力革新推动治理体系升级,北京管道公司以制度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在完善董事会配套制度方面,公司成立战略与投资、薪酬与考核、审计与风险三个专门委员会,动态调整授权事项并严格跟踪执行,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合规支撑。2024年首次发布年度ESG报告,获评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善华表示:“这是对过往改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同年,公司启动组织机构优化工程,以制程、IT、数字化为支撑,推动垂直化、扁平化改革。通过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本部部门数量从13个精简至9个(压减31%),编制由127个缩减至90个(压减29%),构建起权责利匹配的前中后台职能体系。此次改革使决策效率提升40%,服务响应速度加快35%,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营高效的中国式现代企业制度,为打造行业治理标杆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型经营责任制的探索与实践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北京管道公司总经理朱汪友表示,“唯有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成长空间,才能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他的这段表述背后,是该公司持续强化市场化导向,树立“业绩是干出来的,工资是挣出来的”理念,探索团队虚拟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模式,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深度绑定;借力“双百企业”改革契机,深化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项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动态优化;推动实施“京才”计划,构建“选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个人能力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近年来,北京管道紧牵新型经营责任制“牛鼻子”,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效率效益双提升。2024年,北京管道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超750万元,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的深化改革浪潮中,北京管道公司以“首善”标准交出了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正如唐善华所言:“这份‘标杆’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在集团公司冲刺世界一流企业征程中走在前列、争当标杆中的一个新的起点。”(供稿人:宋烨 蒋万全)

延伸阅读:国企改革“双百行动”

“双百行动”是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之一,共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全面落实“1+N”系列文件要求,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在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