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执甲映初心,仁心济世谱华章——致敬焦作市人民医院医师群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白衣执甲映初心,仁心济世谱华章——致敬焦作市人民医院医师群体

2025-08-19 16:2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5 年 8 月 19 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在南太行山下这片承载着 “竹林七贤” 风骨与太极文化底蕴的土地上,焦作市人民医院的千余名医师正以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的职业精神,书写着新时代医者的答卷。从战争年代“一副扁担、两只药箱” 的红色起点,到如今拥有6 个省级重点学科、6 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区域医疗高地,79 年的风雨兼程中,是他们用双手托举生命的重量,用坚守诠释“人民医院为人民”的誓言。

救死扶伤,生命至上

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守护者

2025 年春节凌晨,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的灯光刺破夜空。84 岁的患者突发急性大血管闭塞,双眼凝视、失语、肢体瘫痪,生命进入倒计时。科主任吕海东与副主任瞿千千从家中奔来,急诊 CT、脑血管增强 CT、头灌注评估…… 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患者在发病 90 分钟后,肢体开始恢复活动。而这样的场景,在该院卒中中心全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时间就是大脑。”2024 年,该院接诊卒中患者 2850 人次,溶栓最快仅用 5 分钟,取栓穿刺最短 40 分钟,让“2024 年度卒中急救地图管理先进单位” 和 “2024 年度脑卒中健康管理先进单位” 的招牌闪耀在怀川大地。

前不久,该院骨科手术室里,另一种“精准”令人动容。西安 70 多岁的膝关节退变患者,曾被多家医院拒绝手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焦作。骨科一区副主任姚鹏举带领团队,在毫米级精度下实施个性化全膝关节置换术,64 分钟完成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便能站立行走。“医生护士们像亲人一样照顾我,是他们让 70 岁的我重新挺直腰板!” 患者在感谢信中写下的滚烫文字,是对该院广大医师医者仁心的最佳注解。

更令人惊叹的是技术的突破。日前,骨科四区主任徐世保团队在机器人辅助下,为一名骨盆 VS 型骨折患者实施手术。3 个 1 厘米的微小切口,3 枚精准置入的通道螺钉,1 小时手术时长,10 毫升出血量——这项曾被视为 “禁区” 的高难度手术,让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转危为安。机器人是工具,真正的“超能力”是医师对生命的敬畏。

学科建设,筑牢基石

以创新为刃的医学攀登者

学科是医院的脊梁,更是医师成长的沃土。焦作市人民医院的医师们深知,唯有攀上医学高峰,才能为患者撑起更广阔的天空。他们以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韧劲,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2024 年,一则消息让焦作医疗界振奋:焦作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肿瘤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获批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至此,该院省级重点学科达 6 个(全省地市级医院并列第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 6 个(全省地市级医院并列第一),形成了以心血管、神经学科为龙头,多学科 “雁阵齐飞” 的格局。

在学科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该院科研工作也是蒸蒸日上。今年年初,获批河南省肿瘤综合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至此,该包括河南省医院灭菌质量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病个体化精准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三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来,多学科协作(MDT)也已成为焦作市人民医院破解疑难杂症的 “金钥匙”。28 支 MDT 团队,15000 余例会诊案例,背后是该院医师们打破学科壁垒的智慧。为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孕妇,产科、心胸外科、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围坐会诊,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护理,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演,最终让母婴平安;针对肺结节患者的困惑,新区门诊开设的肺结节 MDT 门诊,集合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专家,一次会诊就能明确诊断方向,避免患者辗转求医之苦。去年年底,鉴于高标准推动呼吸学科建设和发展,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的一次会议上,亲自授予焦作市人民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病毒诊断研究和推广区域平台建设单位牌匾。

学科建设不是冷冰冰的指标,而是让患者少跑路、看好病的承诺。 如今,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等 7 大国家级中心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落户,急诊 PCI 平均 60 分钟、严重创伤患者用血准备最短 45 分钟的 “焦作人民医院速度”,正是学科实力最生动的证明。

人才培养,积蓄能量

以传承为脉的薪火传递者

“医学是经验的传承,更是创新的接力。” 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老一辈医师的 “传帮带” 与青年医师的 “勇争先”,共同奏响了人才培养的协奏曲。

“走出去” 拓视野,“请进来” 传经验。2024 年,焦作市人民医院选派 70 余名医师前往北京协和、解放军 301 等国家级医院进修,引进博士 2 人、985/211 硕士 22 人,自主培养博士 2 人。在心胸外科,青年医师跟着北京安贞医院伯平教授上台手术,从缝合技巧到风险预判,一点一滴积累;在肿瘤科,医师们参与河南省医学科技奖项目研究,发表的 SCI 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 3.9,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临床。

2025 年毕业季,焦作市人民医院培养的 7 名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身着学士服,在导师的见证下接过毕业证书,他们是我院自 2017 年开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缩影。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 52 名临床医学硕士从这里走出,31 位硕士生导师用 “双导师制”(临床导师 + 学术导师)为年轻人引路。在第三届神经内科青年医师病例汇报大赛中,规培医师胡聪凭借《罕见的模仿者》斩获一等奖。“导师带我们查床时,会把每个病例当作教材,从症状分析到治疗决策,手把手教我们临床思维。” 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导师。

住培工作的亮眼成绩同样彰显了焦作市人民医院人才培养的厚度。2024 年,医院住培理论首考通过率达 93.44%,较上年提高 22.04%,7 个专业首考通过率 100%,荣获 “河南省十佳临床教学基地” 称号。

如今,焦作市人民医院已经形成 “老专家有权威、中年骨干有担当、青年医师有活力” 的人才梯队,高层次人才年增速超 10%,357 名高级职称专家、344 名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构成的人才方阵,正让 “打造豫西北医疗卫生人才就业首选地” 的愿景照进现实。

长期义诊,服务基层

以奉献为怀的健康摆渡者

“人民医院的‘人民’二字,就是要走到群众中去。” 焦作市人民医院的医师们,始终牢记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把义诊的脚步印在乡村地头、社区广场、学校课堂。

在温县番田镇后北马村,驻村工作队与医师们每月开展健康义诊,从测量血压到解读体检报告,从慢性病管理到急救知识普及,两年间累计服务 5000 余人次。村民们说:“市医院的医生来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心里踏实!” 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他们不仅带来医疗服务,还帮助村里发展双孢菇产业,推动土地流转,用 “医疗 + 产业” 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社区是他们的另一个 “战场”。2024 年,我院健康科普团队深入机关、社区开展讲座百余场,从 “高血压防治” 到 “儿童生长发育”,从 “肿瘤早筛” 到 “急救技能”,医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健康知识变成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 “生活指南”。965557 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全年受理通话 13450 人次,远程会诊 1600 余例次,让 70 余家县乡医疗机构的患者共享优质资源。

“感谢你们上门给我换胃管,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81 岁的卧床老人拉着淋巴瘤科护士的手说。2024 年,医院成立的延续护理中心,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863 人次,更换胃管、尿管、慢性伤口换药…… 这些看似琐碎的服务,却解了群众的 “急难愁盼”。在抗疫一线、在紧急救援现场,他们同样冲锋在前,荣获 “河南省疫情防控新阶段工作集体记大功” 奖励,用行动诠释 “医者担当”。

“我们多跑一公里,群众就少跑十公里。” 这是焦作市人民医院所有参与义诊医师的共识。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下到线上,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爱心传递温暖,让 “健康焦作” 的种子在怀川大地生根发芽。

三十工程,提升体验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革新者

焦作市人民医院新门急诊楼暨医学研究中心是焦作市 “三十工程” 的标志性成果,这座荣获 “河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 的建筑,更是焦作市人民医院医师们优化服务的新起点。

现如今,只要走进焦作市人民医院,入院有专人接待、办理手续方便快捷、医技检查一次完成,出院结算快速流畅、票据打印随时随地、病历复印代为邮寄…… 该院入院准备中心、医技检查集中预约中心和一站式患者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让患者就医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 24.32 分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达 97%。“以前挂号、缴费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一个窗口全办好,太方便了!” 患者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服务升级的温度。

智慧医疗的赋能,让服务更具 “科技感”。作为全市首家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五级初评的医疗单位,焦作市人民医院医师们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病历书写 “减负”,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远程医疗平台让北京、上海的专家 “隔空” 会诊,16 家国家级医院的优质资源触手可及;“豫健护理到家” 平台上线 71 个服务项目,患者在线下单就能享受上门护理,好评率 100%;从日间手术中心年开展 1100 余例(平均降低费用 20%-40%),到无陪护病房服务 2 万余人次;从医保 DIP 支付下的精细化管理,到药占比同比下降 3.04%…… 焦作市人民医院广大医师们用 “精打细算” 的智慧,让患者花更少的钱,享更好的服务。

在第八个医师节到来之际,焦作市人民医院的广大医师们依然奋战在一线:手术台上的专注,门急诊楼诊室里的耐心,实验室里的钻研,义诊时的热情…… 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诠释着 “大医精诚” 的真谛。

致敬,焦作市人民医院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医师!(供稿人:高新科 李军民 刘畅)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