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贵阳市少儿图书馆打造“五彩童阅”特色服务品牌纪实
近日,贵州省“多彩贵州·志愿黔行”文旅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在安顺市古城文庙广场举行,贵阳市少儿图书馆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手中接过“五彩童阅志愿服务队”队旗,成为这次授旗仪式的焦点之一。
五彩童阅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
“这面旗帜,既是上级领导对我们志愿服务工作的肯定,也标志着贵阳市文旅惠民在少儿阅读领域的新征程的开启。”贵阳市少儿图书馆馆长张彬自豪地说。
据张彬介绍,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已经两次荣获贵州省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称号。贵阳市少儿志愿服务工作,既是贵阳市少儿图书馆的工作亮点,也是贵阳市少儿服务的特色品牌。他相信,随着志愿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这个特色品牌必将在书香贵阳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彩童阅”: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作为专注于服务少儿群体的志愿服务力量,“五彩童阅”志愿服务项目是贵阳市少儿图书馆构建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其中,“橙色向日葵计划”主要通过结对伴读,为留守儿童构筑情感支持与心灵成长的港湾;“黄色金穗计划”以流动图书服务为载体,重点助力乡村儿童突破地域限制,拓宽知识视野;“紫色微光计划”则聚焦困境儿童需求,提供盲文读物、有声资源等定制化服务,畅通无障碍阅读渠道;“蓝色启航计划”通过城市主题阅读与资源导航,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身份认同与社会融入感;“绿色绿芽计划”则依托触摸书、互动童谣等形式,为低龄儿童打造科学的阅读启蒙环境。张彬说:“橙色的基调是温暖陪伴,黄色的基调是乡土滋养,紫色的基调是潜能激发,蓝色的基调是融合助力,绿色的基调是启蒙培育,这些基调最终汇成少儿志愿服务的交响,让优质阅读资源精准触达各个群体需求,从而有效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
为了将志愿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将“五彩童阅”纳入“135+N”工作体系统筹安排,围绕红色传承、素质提升、共育共建“三个聚焦”,把志愿服务融入“五大工程”的“N项行动”。
在阅读推广方面,贵阳市少儿图书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让志愿者在“非遗传承”“新书推介”“心理健康探索”“社区儿童图书音乐节”“影视互动教育”“图书馆奇妙夜”等多元主题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孩子们的暖心的阅读向导和贴心的互动伙伴,为小读者们开启一扇扇通往知识奇境的大门。此外,贵阳市少儿图书馆还依托与贵阳市影视家协会共同管理的“小红花”亲子志愿服务团,开展影视文化艺术活动,拓展少年儿童的艺术视野。
在专业培训赋能方面,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将志愿者专业能力建设置于核心地位,建立了完善的常态化培训体系。至今已累计开展专项培训50余场,内容紧密围绕服务需求,系统化提升志愿者综合素养与服务技能。培训内容精准对标服务场景:通识培训涵盖政策宣讲、消防安全、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强化思想引领;核心业务培训聚焦读者服务沟通技巧、图书分类排序标准流程、高效整架理架规范、阅读指导的核心价值与实践方法等,精准赋能一线服务能力。
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开展志愿者培训
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志愿服务队秉持“关爱每一个孩子,让阅读之光温暖童心”理念,精准聚焦特殊儿童群体需求,在全国助残日、学雷锋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暖心行动——个性化陪伴:走进街道辖区残疾儿童家中,通过共读玩具图书,讲故事等互动方式建立信任,约定持续陪伴,点亮困境儿童的自信与希望。社区温情联动:联合惠水县新民社区志愿者,为40余名山区乡村儿童打造沉浸式阅读活动,赠送图书文具,收获孩子们真挚感谢。基层爱心辐射:深入开阳、清镇等地开展“三下乡”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传递社会温暖。
“全国助残日”志愿服务活动
“流动服务”:打造文化惠民特色品牌
为推动文化惠民,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广泛建立共育共建机制,深入基层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一是联动多方资源,汇聚育人合力。以项目核心品牌“阅读悦成长·文化进社区(学校)”为驱动,深度构建“家校馆社”共育共建机制,吸纳学校、社区及公益组织参与,聚焦少儿成长需求共研服务项目,精准助力基层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二是组建共育共建队伍,夯实服务基础。招募教师、阅读推广人、文化传承人、大学生志愿者充实专业志愿者服务团队,明确分工职责,深入社区、学校开展阅读指导、技艺教学、实践辅导,形成专业多元的服务力量,夯实共育共建人才基础。三是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惠民实效。依托该机制,项目不仅将图书资源主动送进社区与校园,更创新推出阅读陪伴、课业辅导、兴趣课堂等个性化服务,破解基层阅读资源不足、学生组织困难等难题,使之成为推广全民阅读、助力书香贵阳建设的重要载体。
贵阳市少儿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
该项目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覆盖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南明区中南街道等18个街道、社区,累计开展37场图书流动服务,实现3.8万册次图书循环流通,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600小时。
为突破传统图书流动服务模式,贵阳市少儿图书馆还推出了绘本共读、故事分享会、阅读指导课等多样化特色活动。这些充满童趣与互动性的项目,不仅激发了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更让家长与孩子在共读中增进情感,有效提升了全民阅读的参与度,让书香浸润社区家庭院落。
由于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图书流动服务”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深受社区居民和少年儿童喜爱,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21年10月,志愿服务团队荣获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2020年度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志愿者黎嘉敏同期获评“优秀志愿者”;2024年10月,其服务项目再获“2022-2023年度贵州省文化和旅游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殊荣。
如今,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志愿服务队伍已成为推广少儿阅读、营造社区文化氛围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是输送阅读资源的“文化传送带”,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播种机”,既让市民在文化滋养中收获幸福,也让志愿者在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真正成为深受群众信赖的文化品牌和惠民标杆。
完善机制:让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
“我是一名中共党员,亦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年4月,偶然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志愿者招募信息,于是第一时间报名,最终如愿成为一名志愿者。截至目前,已利用周末累计服务238小时。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光里,我真切体会到图书馆管理员们的辛劳,也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谈到志愿服务,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刘猛十分感慨。他说:“少儿图书馆的工作琐碎但又十分重要,从图书防盗、检索、在馆状态跟踪到馆际互借、归还整理,每一环都关乎孩子们的阅读体验。服务对象多为未成年人,为了让他们能拥有舒适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始终默默坚守,这份付出深深感染着我。这段时间,我利用周末参与日常图书管理服务,还协助开展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避暑季阅读推广活动,以及《点点星光》影视互动赏析、《重走长征路》等特色活动,在每个周末的忙碌中,践行着奉献的初心,也体验着互助的温暖。”
志愿者罗诗茵、余男、张洛萁都是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她们说:“小时候到图书馆借书,是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为我们服务,帮我们查找书刊,教我们学习电子阅读,现在,我们大了,该轮到我们来为小弟弟、小妹妹服务了。”这三个学生志愿者都是今年参加“五彩童阅”志愿者队伍的,她们说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既能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获得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心情,所以都很喜欢这份志愿者服务工作。
据贵阳市少儿图书馆副馆长李雪介绍,针对服务少年儿童群体的特殊性,“五彩童阅”志愿者服务队主要由三类力量构成:一是高校专家和资深阅读推广人,负责为项目的顶层设计建言献策;二是馆内职工、党员志愿者、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这部分人相对比较稳定,是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三是学生志愿者,因升学、毕业等原因,他们流动性相对较大,是志愿服务的重要补充。为有效匹配这种复合型队伍结构,保障服务质量与传承性,少儿图书馆近年来探索建立了包括《志愿者招募制度》《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志愿者量化考核办法》等在内的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李雪说:“一方面要保证志愿服务的实效,另一方面就是要保证志愿服务精神的薪火传承,让这种精神为贵阳市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注入持久光亮。”(供稿人:唐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