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药都助传承 实践赋能促发展 —— 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三下乡” 硕博服务团开展中医药产业调研活动
为助力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探索科技与传统医药的融合路径,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三下乡” 硕博服务团深入樟树市,先后走进仁和集团、天齐堂,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实践体验等方式,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走进仁和集团:科技赋能,探寻中医药产业智慧升级之路
服务团首站来到仁和集团,甫一抵达,团员们便与早已等候在此的集团工作人员热情会面。双方简单交流后,正式开启了此次围绕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调研行程,共同期待在接下来的深入探讨中碰撞出科技与传统融合的火花。
图为服务团队队在仁和集团前的合影
实地参观,触摸数字化转型脉搏
随后,在集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详细介绍了集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成果:从生产环节的智能监控系统确保药材炮制精准度,到仓储环节的智能分拣设备提高物流效率,科技已深度融入中医药产业的全链条。团员们认真聆听,不时就智能系统的运行原理、数据处理方式等问题与工作人员交流探讨。
图为团员在工作人员在给我们介绍集团数字化集团
图为团员在了解仁和集团数字化集团转型中的成果
技术交流,共探 AI 应用新可能
在技术交流环节,服务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所长,与仁和集团的技术人员围绕 AI 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沟通。团员们分享了 AI 图像识别在药材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案例、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生产流程的可能性等前沿理念。集团工作人员对这些技术思路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就如何进一步落地应用交换了意见。
图为团员在向工作人员介绍AI
数据采集,夯实产业发展研究基础
此外,服务团还针对仁和集团的部分生产数据、市场数据开展了采集工作。这些数据将为后续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模型、优化 AI 应用方案提供重要支撑。团员们表示,希望通过数据赋能帮助企业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提升核心竞争力。
图为团员在收集集团市场数据
探访天齐堂:传承匠心,共话传统医药的守正与创新
离开仁和集团,服务团来到天齐堂,开启了对传统中医药技艺与传承的调研之旅。
图为团员在天齐堂前的合影
展馆探秘,追溯中医药文化根脉
天齐堂工作人员首先带领服务团参观了展览馆,馆内陈列的历代制药器具、珍贵药材标本以及详实的文献资料,系统展现了天齐堂的发展历程和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团员们一边参观,一边认真记录,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药材的特性、炮制历史等信息。
图为团员在参观馆内陈列的器具
深度交流,共研药物信息管理优化
在交流环节,服务团与天齐堂工作人员围绕各类药物的性味、功效、炮制方法等信息展开深入探讨。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不同药材在临床应用中的区别与注意事项,团员们则从数据整理、信息检索的角度,提出了利用数据库技术规范药物信息管理的建议。
图为团员在与工作人员交流探讨
技艺体验,感受传统制药匠心坚守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天齐堂的传统切药技艺展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现场演示了白芍切片技艺,只见他手持刀具,动作娴熟流畅,原本粗壮的白芍在他手中变成了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切片,每一片都厚薄均匀、晶莹剔透。老师傅介绍说,这样的技艺需要数十年的积累,是中医药文化 “匠心” 的体现。
图为老师傅在演示传统手工切药技艺
随后,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服务团成员们纷纷尝试体验切中药。虽然起初动作生疏,但在老师傅的耐心教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基本技巧。通过亲身体验,团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制药技艺的精妙与不易,更感受到了传承这份技艺的责任与使命。
图为老师傅在教导团成员切药技艺
图为团员尝试切药技艺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天齐堂也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的融合之路。服务团与天齐堂工作人员就此展开专题交流,工作人员介绍了目前在电商平台销售、线上问诊咨询、中药材溯源信息线上查询等方面的尝试。服务团成员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并获得工作人员的认可。
此次 “三下乡” 活动,服务团成员们既见证了中医药产业在科技赋能下的现代化发展,也感受到了传统制药技艺的独特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探索科技与中医药融合的有效路径,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