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王镇“黑金”绽放:小木耳撑起富民大产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王镇“黑金”绽放:小木耳撑起富民大产业

2025-08-28 16:2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盛夏时节,走进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北王镇南安村的木耳种植基地,一幅生机盎然的丰收画卷扑面而来。数以万计的菌棒如列兵般整齐排布,棕褐色的菌棒上,层层叠叠的木耳肥厚油亮,尽情舒展,空气中弥漫着菌类特有的清新气息。村民们穿梭其间,灵巧的双手在菌棒间翻飞,将一朵朵“黑牡丹”采入筐中,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党建引领,找准产业振兴突破口

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北王镇党委政府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将目光锁定在木耳种植这一特色产业上。通过创新“党建引领+村集体种植”模式,由村党组织牵头,整合资源,示范带动,南安村率先建起规模化种植基地。仅今年,基地就成功栽种菌棒15,800桩,并实现了三茬轮作的丰收奇迹。这种模式不仅盘活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更将分散的农户纳入产业链条,为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


家门口就业,村民腰包鼓起来

产业兴旺最直接的体现是村民的获得感。58岁的郭文军是基地的“元老级”员工,从基地创建伊始便扎根于此。“从菌棒培育、摆放,到日常喷水、防虫,每个环节都得精心伺候。”老郭穿梭在陆地栽培区与大棚种植区之间,对比琢磨着不同环境的种植门道。对他而言,这份工作意义非凡:“守着家门口,不用出远门,一个月稳稳当当能挣3000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比啥都强!”像郭文军这样被基地吸纳的长期务工村民有11名,日均收入超百元,这份“家门口的工资”成为他们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


规模初显,“黑金”铺就富民路

南安村的成功实践迅速点燃了全镇发展木耳产业的热情。北王镇因势利导,将木耳种植推广至6个行政村。通过几个月的科学管护与实践探索,全镇已累计收获优质干木耳2000余斤。这些经过自然晾晒的木耳,乌黑发亮,质地厚实,捧在手里沉甸甸的,是名副其实的“黑金”。这份实实在在的收成,为全镇上下持续深耕木耳产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专班护航,“三化”引领向未来

产业要长远,规划需先行。在初尝甜头后,北王镇的目光已投向更远处。为破解小散弱难题,推动产业行稳致远,镇里成立了木耳产业发展专班。“我们专班的核心任务,就是聚力抓‘三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市场化运营。”专班负责人介绍道。未来将统一各村的种植技术规范,对木耳产品进行集中、精深化包装,并整合力量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渠道,彻底打通从“田间”到“舌尖”的最后一公里,让“北王木耳”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从南安村的一枝独秀到全镇的多点开花,从零散种植到专班统筹下的“三化”发展,北王镇的“黑金”产业蓝图愈发清晰。朵朵木耳,正承载着村民致富的希望,在党建引领与集体经济的沃土上蓬勃生长,持续释放着强劲的富民效应,为黄土高原上的乡村振兴奏响激昂的产业乐章。(供稿人:浮山县村播运营服务中心)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