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华北电力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多维赋能青年教育
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薪火传薪久,砺星砥志坚”“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自今年7月以来,以“理论+实践”和“宣讲+服务”的创新模式,先后走进高校、职业院校及中小学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热潮。
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指导老师葆宗霖组织召开主题研讨会。葆宗霖强调,本次社会实践主题鲜明、立意高远,要注意充分结合能源电力行业特色,聚焦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实效性。会上,团队确立了实践方案,制定了“理论宣讲+科技展示+互动体验”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切实规划实践内容,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本次会议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华北电力大学,团队为学生们宣讲回顾了我国核工业三大发展阶段:创业奠基期(1955-1985年)的自主突破、转型发展期(1985-2015年)的核电跨越,以及创新引领期(2015年至今)的前沿探索。通过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故事,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并强调核能在“双碳”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学生们表示将传承“严慎细实”的核安全文化,投身清洁能源事业发展,以彰显能源领域高校学子的使命担当。
来到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开展“强国有我,核你一起”核能科普宣讲。活动回顾了中国核工业发展史,讲解了核能原理、核电技术及安全措施,并剖析了核电对国家能源转型的战略意义。通过数据对比,宣讲团分析了核能安全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平衡关系,强调核电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性。学生们表示将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为国家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展现了电力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走进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团队开展“戈壁深处的‘万年承诺’”主题宣讲。活动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甘肃北山科研工作者扎根荒漠、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如王驹团队在恶劣环境中坚守、陈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奉献等。宣讲还分享了北山人的“浪漫”细节,如为道路命名、编写动植物手册等故事。孩子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以北山人为榜样,为国家科技建设贡献力量,本次宣讲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赓续精神火炬,勇攀科技高峰,宣讲团始终牢记科技报国使命,将“两弹一星”精神与新时代能源发展紧密结合,通过生动宣讲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力量深入人心。团队以实际行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能源自主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