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爱与希望,“暖暖的书房”赋能布拖教育与民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跨越山海的爱与希望,“暖暖的书房”赋能布拖教育与民生

2025-08-28 16:3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慈溪市亚飞公益基金秘书长徐荣杰刚打开手机,“暖暖的书房”项目微信工作群里已然热闹非凡。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大凉山布拖县民族小学校长牟彩霞,发来一张张实地照片,分享着当天走访困难家庭的情况:“今天进一步对接了两户家庭,发现他们的居住环境确实急需改善……”徐荣杰马上分享了慈溪“一老一小”项目的成功经验,留言道:“接下来,我们会马上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地测量,确保改造的精准性。”



一场跨越山海、旨在改善布拖县困难家庭居住环境的行动,通过线上交流紧锣密鼓地展开。慈溪“暖暖的新家”公益项目的迭代——“暖暖的书房”,成为对口协作项目的又一生动实践。而这一切,都要从今年的凉山彝族火把节说起。


教育协作,奖教奖学温暖校园

正如火把节的热闹氛围,当天在布拖县民族小学,一场意义重大的奖教奖学基金、学校图书捐赠仪式隆重举行。为深入落实国家东西部对口协作工作要求,深化完善两地教育对口协作机制,慈溪市教育局联合龙山镇人民政府跨越千山万水,奔赴结对地区布拖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对口协作活动。



带队的慈溪市龙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江介绍,负责运行该镇社工站的亚飞公益团队慷慨解囊,从慈溪市亚飞公益基金中拨付10万元,专门用于民族小学奖教奖学金的设立。同时,一本本承载知识与希望的图书,被捐赠到学校图书馆。民族小学校长牟彩霞激动地表示:“这一举措如同一场及时雨,激励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潜心教书育人,也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动力。”

随后几天,亚飞公益团队的志愿者化身支教老师,将趣味课堂搬进布拖先锋小学的教室。活力四射的健身操、挥毫泼墨的书法体验、妙趣横生的单词游戏,还有让孩子们尽情挥洒想象力的画扇课……亚飞公益基金负责人徐亚飞女士不禁为他们点赞:“感念同学们深化帮扶,将课堂所学化为实践。他们身上闪耀的责任感与行动力,正是慈溪新生代最美的底色!”

深入调研,“暖暖的书房”温暖升级

亚飞公益团队的善举不止于此。在慈溪市委社会工作部的精心指导下,他们率先捐资10万元,正式启动“暖暖的新家”项目。团队成员不辞辛劳,开展深度调研与精准对接行动。他们深入当地村寨,走进一户户困难家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慈溪市委社会工作部部会成员孙冠杰表示:“只有摸清实情、找准需求,才能精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我们看到了一些家庭孩子的艰难处境,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亚飞公益团队志愿者马艺轩感慨道。为此,志愿者们用心推动“暖暖的新家”变身“暖暖的书房”。目前,已为5户困难家庭制定详细的个性化帮扶计划,着手改造居住环境,打造专属学习空间,配备稳固的书桌、明亮的护眼灯和充足的书籍、书柜,让孩子们能安心读书,为当地儿童打造精神文化空间,实现从“住有所安”到“心有所依”的暖心升级。

实地走访,记录脱贫攻坚成果

此次凉山行,亚飞公益团队的志愿者还奔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以实际行动延续着对这片脱贫攻坚热土的深情牵挂。

在村民吉好也求家,亚飞公益团队参观了老宅和新宅,与他及其家人促膝长谈,了解生活变化。除物资捐赠外,志愿者们还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展示三河村的现状,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三河村的发展。团队致力于搭建慈溪与三河村的长期帮扶桥梁,让这份跨越山水的情谊持续传递,为三河村的未来发展注入动力。

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与民生帮扶行动,不仅为凉山地区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善,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了深远的影响。慈溪市的教育对口协作和“暖暖的新家”项目的迭代,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东部地区在教育和公益事业上的责任与担当。“这份爱与希望,将继续在大凉山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见证着东西部协作的丰硕成果。”作为活动发起方,慈溪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以更为专业、系统的帮扶活动,积极助力物质到精神的升级,用真诚热忱实现“扶智”与“扶志”的双重赋能,为跨区域爱心传递树立可借鉴的慈溪范例。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