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春黑土・筑梦团旗 —— 东北农大星火垦拓实践团以 AI 赋能黑土地,谱写青春华章
7 月 7 日至 9 日,开拓创新永无止境” 的深刻内涵,东北农业大学星火垦拓实践团奔赴黑龙江省鹤岗市及宝泉岭地区,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智能车间与历史展馆,用脚步感受黑土地的时代变迁,以青春之力解码科技赋能农业的发展密码。
在科技助农一线,实践团的足迹遍布多个现代化农业场所。走进宝泉岭智能育秧基地,智能双氧浸种车间里,种子在精准调控的氧气与水分环境中高效萌发,尽显科技育种的魅力;转场至萝北现代化农机基地,国产智能农机轰鸣作业,在万亩良田之上勾勒出机械化耕种的宏伟蓝图;来到供销粮油仓储中心,AI 检测仪器与自动化仓储系统协同运转,确保万吨粮仓管理井然有序。从种子萌发到粮食存储,实践团切实体会到 “藏粮于技” 的硬核实力,见证了科技为农业丰收注入的强劲动力。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精神力量。在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褪色的锄头、磨损的棉衣与字迹斑驳的志愿书,无声诉说着当年青年用热血开垦冻土的垦荒史诗;鹤岗集团矿史馆内,“东山万人坑” 的历史遗存与智能化采煤模型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煤城从苦难走向科技转型的艰辛历程;赵尚志将军纪念馆里,将军用过的望远镜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壮志豪情;界江哨所旁,年轻战士的坚守则延续着守护和平的使命。这些场景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汲取到红色精神的滋养。
践行绿色理念,书写青春担当。顶着盛夏烈日,实践团成员沿龙江三峡名山岛江岸线开展环保行动,仔细清理塑料瓶、废弃渔网等垃圾,守护江岸生态;在共青农场禾作示范园,20 米高的观景台下,以大地为纸、秧苗为笔的稻田画令人震撼;在宝泉岭的黑土地中,成员们挽起裤腿下田劳作,在汗水里真切领悟 “粒粒皆辛苦” 的深刻含义,用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
实践活动落幕之际,实践团成员感慨道:“从 AI 育秧到智能农机,我们触摸到农业现代化的强劲脉搏;从垦荒史诗到绿色实践,我们汲取着精神的永恒滋养。” 未来,星火垦拓实践团将持续肩负使命,把实践成果深度融入地方智慧农业发展规划,讲好新时代北大荒精神的青春故事,播撒创新与希望的种子,助力黑土地孕育更加璀璨的明天。(供稿人:东北农业大学星火垦拓实践团 张檬月 郑德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