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智行”实践团:科技缩短问诊路,仁心温暖健康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路智行”实践团:科技缩短问诊路,仁心温暖健康途

2025-08-29 17:2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号召,7月9日至8月10日,徐州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路智行”实践团跨越苏沪6市1区(徐州市、南通市等江苏省地市及上海市),以“互联网技术赋能智慧医疗”为核心,开展为期33天的‘互联网+医疗’双轨实践—通过深度调研剖析基层智慧医疗落地痛点,以志愿服务验证技术赋能可行性,用青年智慧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实践团活动合照

智慧医疗问卷调研:智析现状 研助基层

“医路智行”实践团历时33天,跨越苏沪7城基层社区,分别在徐州、南通、扬州、苏州、泰州、无锡及上海开展‘互联网+医疗’居民认知度专项调研。通过‘线上问卷+线下深度访谈’双轨机制,累计回收有效样本300余份,覆盖城乡不同年龄段、教育背景的居民群体。调研聚焦线上挂号、互联网复诊、电子医保、AI问诊四大核心功能,从“使用频率-满意度-改进需求”三维维度开展调研。


实践团线下进行问卷调研

与此同时,“医路智行”实践团走进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展“智慧医疗一线行”深度调研。以“倾听者+记录者”身份,与呼吸科、消化科、口腔科及医务处等12位一线医护及管理人员展开深度访谈,近距离记录“互联网+医疗”的真实运行图景,为智慧医疗未来发展留存一线洞察,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多专业温度。


实践团在徐医附院进行问卷调研

智慧医疗科普宣讲:青春授技 智护童耆

实践团深入苏沪多地开展“智慧医疗进社区”行动,在徐州市香庭社区、扬州市秀清村及上海市重固镇等地掀起“银发数字赋能潮”。团队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指引,针对老年群体“不敢用、不会用”的痛点,创新推出“情景教学+实操辅导”双轨模式:自制教学视频《爷爷的手机也能挂号》,将智能医疗操作拆解为‘三步口诀法’分别是一找挂号入口、二选科室医生、三确认支付。不少老人在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下,首次成功完成线上预约挂号,现场点赞“比孩子教得还清楚”。这场青春与银发的“数字牵手”,不仅让智慧医疗从冰冷的屏幕变成老人手里实实在在的工具,更在苏沪大地铺就了一条跨越“数字鸿沟”的暖心之路。


实践团在徐州市香庭社区进行科普宣讲


实践团在上海市青浦区进行科普宣讲


实践团在扬州市秀清村进行科普宣讲

医药博物馆研学:融古汇今 智医致远

“医路智行”实践团踏入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开展“融古汇今,智医致远”主题研学,在岐黄殿堂中触摸历史脉搏,系统梳理古人医疗智慧,并与现代“互联网+医疗”模式深度对话,为智慧医疗未来发展解码传承基因。实践团认为传统医学“简便验廉”的精髓与互联网医疗“高效可及”的特性存在互补,建议未来在基层推广“中医+AI预问诊”模式,提升诊疗效率的同时实现千年岐黄智慧与数字医疗革命的双向奔赴。


实践团在南通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研学

当最后一场社区科普活动的掌声在重固镇回响,徐州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路智行”实践团历时33天的苏沪七城智慧医疗“长征”正式画下句点。一路走来,团队以专业为舟、仁心为帆,把智能医疗知识送达千家万户,践行“健康医路同行”的承诺。未来,“医路智行”将以更精湛的技术笔触、更温暖的惠民情怀,在基层医疗的土壤上续写“健康医路同行”的新篇章,让智慧医疗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势!(供稿人:黄思烨 高瑜 景唐昕)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