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护安全 实干铸就通途
“今天天气闷热,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安全细节一定要卡控好。”8月28日6时5分,在班前会上,工长邝力波叮嘱作业注意事项。
34岁的邝力波是广铁集团肇庆工务段黄圃线路车间黄圃检查工区工长。今年,是他进入铁路工作的第13个年头,从轰鸣的轨道车驾驶室到纵横交错的铁路线路上,从青涩的一线职工到独当一面的工区工长,他始终以“设备保安全”的理念扎根岗位,用脚步丈量钢轨,用技能排查隐患。2013年工作以来,曾荣获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肇庆工务段最美肇工人等多项荣誉。
从“技术盲区”到“行家里手”
2019年,邝力波调任黄圃检查工区工长,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工区成员多为新入路的大学生,新线开通后大量新设备投入使用,养护技术成为全员“盲区”。
“检查工区是车间的眼睛,我们漏检一处,线路就多一分风险!”面对困境,邝力波没有退缩。他主动对接有经验的老师傅,白天在现场摸爬滚打,记录新设备的养护要点,晚上查阅技术规章、整理笔记,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
他创新“先会带后会”模式,自己先吃透技术,再通过“一对一教学+现场实操”的方式,把轨道检查仪操作、道岔病害分析等技能手把手教给同事。在他的引领下,工区从最初仅2人会使用轨道检查仪,到如今7人能独立完成线路检查;从对新设备“望而却步”,到人人能精准排查隐患,为线路安全筑起了第一道“防护墙”。
以“问题导向”守好安全源头
“以下部稳、保上部准。”这是邝力波常挂在嘴边的养路理念。作为黄圃检查工区工长,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工区管辖116.117公里线路、138组道岔和36条股道的任务,每一寸钢轨的健康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精准掌握设备状态,邝力波建立“数据+现场”双排查机制。一方面,他带领团队梳理每日检查数据,对A类、B类问题分类建档,分析病害规律;另一方面,他坚持“重点病害一日一清”,哪怕是细微的轨距偏差,都要现场复核、跟踪整改。2024年,工区累计发现A类问题476条、录入B类问题2262次,并对接线路工区进行隐患整治,每一条问题都形成“发现-分析-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
2023年,段里引入惯导设备与探伤双轨连挂检查模式,解决人工推小车效率低、漏检率高的问题。面对新设备的复杂操作流程,邝力波再次主动“啃硬骨头”,他连续一周驻守现场,白天跟着厂家技术人员学习设备操控,晚上熬夜研究数据转换与分析方法。经过反复实践,他不仅率先掌握全套操作技能,还编写了《惯导设备操作简易手册》,带出4名能独立完成惯导作业的骨干。
在他的带领下,黄圃检查工区的检查效率提升30%。在2024年段月度验收中,工区从之前的普速线路维修验收排名中后位,一跃升至第二名,用实打实的成绩为线路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团队之力”筑牢安全根基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邝力波深知,线路安全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要靠整个班组的专业能力。为此,他把“提升班组业务水平”作为核心任务。
每周,结合近期发现的典型病害,带领大家剖析线路专业知识,从轨枕失效的判断标准,到道岔尖轨磨耗的测量方法,他把13年的一线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职工。每月,开展岗位练兵,模拟汛期、冻害等突发情况,让职工在实操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工区2名职工考取高级工,1名职工获评技师、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并在段技术比武中斩获全能第一、理论第一的好成绩。
除了业务上的“传帮带”,邝力波更注重班组的“凝聚力”。他像“大家长”一样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职工家里有困难,他主动协调调班;年轻职工对未来迷茫,他耐心谈心引导;节假日值班,他总是优先让同事回家团聚,自己则坚守岗位。
“跟着工长干,心里踏实!”这是工区职工们最朴实的评价,也是班组战斗力的源泉。
邝力波用13年的坚守诠释了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以精湛的技术排查每一处隐患,以科学的管理筑牢每一道防线,以温暖的关怀凝聚每一份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铁路线路的安全畅通。(供稿人: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