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永不褪,青年担当正逢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基因永不褪,青年担当正逢时

2025-09-01 10:5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5年7月,一支由沈阳师范大学派出的青年实践小组——“文传星火,艺心向党”团队,承载着对历史的崇高敬意和对未来的前瞻性考量,前往承德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红色基因永不褪,青年担当正逢时”为主题,深入探讨“重走红色足迹、访谈红色人物、体悟红色文化”三大核心内容,构建了历史认知与当代青年责任的桥梁,为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重走红色足迹:历史现场的精神解码

“艺心向党”团队首站抵达董存瑞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不仅记载了董存瑞烈士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更呈现出一个普通青年在民族存亡之际所作出的非凡抉择。”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队员们系统参观了“成长历程”“英雄事迹”“战争场景”三个展区,借助文物实证与历史场景还原,形成对革命精神的具象化认知。

图为董存瑞纪念雕像

在战争还原展厅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队员们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身临其境感受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亲历”了当年的战斗场景。科技与历史的结合,使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但是,比技术更具感染力的是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这些优良传统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话历史见证者:在真情讲述中感受温度

实践的第二阶段,“艺心向党”团队走访了承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之家,采访了多位当地退役老兵、烈士亲属。这些平均年龄超过九十岁的历史亲历者,用颤抖却坚定的声音,回忆着烽火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团委推荐的退伍老战士爷爷虽然听力已不太灵敏,但在讲述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情景时,他的眼睛依然闪烁着光芒:“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只知道不能让敌人占领我们的土地。你们要好好学习,用新方式报效国家。”

图为“艺心向党”团队

成员与老兵家人合照

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记录了大量的口述历史资料,更从这些老人身上感受到了历经沧桑却永不磨灭的初心。团队成员热泪盈眶的感慨道,原来红色精神并非教科书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代代人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生命赞歌,他们要把那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红色记忆永不消逝。

传播红色火种:在社区宣讲中践行担当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环,“艺心向党”团队走进承德市世纪城社区,举办了一场题为“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宣讲会。队员们担任青年讲师,精心准备了图文展板、短视频和互动环节等多元方式,将“董存瑞的故事”“军人的回答”“承德的红色印记”等内容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表述,向少年儿童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

图为“艺心向党”团队在为少年儿童讲述红色故事

此外,“艺心向党”团队还深入社区,亲身感受为民服务的深度与温度。在基层岗位上,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作为实践者,直接参与到群众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指引、民生服务流程协调等具体工作中。将思政教育内化为行动,他们深刻感悟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耐心解答、每一个高效流程和每一份责任担当中,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脉络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思考与成长:在实践淬炼中坚定信念

图为“艺心向党”团队与社区参与爱国活动合影

实践活动白驹过隙,“艺心向党”团队踏上归程,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艺心向党”团队在实践淬炼中坚定信念:重走红色足迹,他们触摸到了历史的厚重;访谈红色人物,感受到了精神的温度;社区宣传实践,展现了担当的态度。这支年轻的队伍以实际行动证明:红色基因永不褪,青年担当正逢时!红色之旅虽已结束,但真正的传承才刚刚启幕……(供稿人:丁佳)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