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青心绘梦”实践团赴张家港 市常红社区开展“手绘乡村”暑期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在常红社区“兰芯坊”墙绘现场合影
为响应乡村振兴的重大国家战略、深入衔接江苏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升行动的深层内涵,服务“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美学标识”的建设要求,2025年8月,苏州科技大学“青心绘梦“实践团走进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红社区,开展“手绘乡村·青春行动”志愿服务活动。一群怀揣艺术热忱的大学生,用创意与汗水为乡村注入新活力,让40米长度的墙体变成了讲述农耕故事、承载乡土记忆的“立体文化档案”。
8月上旬,实践团经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沟通,立足常红社区农耕文化深厚、农旅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实际,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理念,深入挖掘社区特有的种子培育历史、生态农业成果和民生发展故事,制定了具有常红特色的乡村墙绘方案。内容聚焦常红社区特色产业、生态振兴与文化振兴、科技赋能乡村建设的三个大主题,用艺术表达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
团队成员在社区内开展主题调研和总结
下旬,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来到常红社区开展活动。成员们围绕“沃土育新,产启篇章”主题,聚焦常红社区发展进行产业融合主题调研,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建设工人及社区负责人,深入了解社区变迁、现代农业建设和科技赋能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探寻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风貌,增强青年学生对于乡村、乡土这片广阔天地的认同与热爱,同时为后续和美墙绘创作提供灵感,切实为美育赋能社区建设贡献苏科青春力量。
墙绘实施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扎根社区,不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阴雨连绵,都坚持在户外环境中合力开展创作。从画面框架的搭建到色彩的逐层晕染,大家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将乡村振兴的相关理念与美好愿景融入墙面创作,让原本朴素的墙体逐渐焕发生机。通过三幅不同主题的墙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的理念以直观的艺术形式传递给每一位居民,同时,富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墙绘作品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以 “墙” 为媒,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实践团成员绘制的主题墙绘成果
本次暑期乡村调研和美育墙绘服务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的绘画专业技能,更让每个人都真切地参与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来。每一笔色彩都承载着社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再次铿锵有力地点明了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未来,苏州科技大学“青心绘梦”实践团将秉持“心火相传、创艺乡风”的初心,在乡村振兴事业中践行时代使命,引导更多苏科学子把青春奋斗的画卷涂绘在基层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