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润崀山,情铸师魂:新宁县水头学校唐娟老师的十年教育耕耘记
在湖南邵阳新宁这片丹霞瑰宝——“浪漫”崀山脚下的土地上,有一位教师以讲台为纸、以青春为墨,书写了一段平凡却闪光的育人篇章。她,就是唐娟——一位从青涩师范生蜕变为经验丰富、深受爱戴的乡村教师。自2016年毕业于长沙师范学院,她毅然投身于家乡基础教育,十年如一日,以坚定的教育信念与温暖的师者情怀,诠释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深刻涵义。
初登杏坛,淬炼成金
初登讲台之际,唐娟通过特岗教师考试,来到新宁县一渡水镇中心小学。面对教学与管理的双重挑战,她如一位谨慎而热情的探路者,虽有迷茫,却从未退却。她所接手的首个班级纪律涣散、学业落后,学生顽皮好动、课堂难以驾驭。然而她视困难为阶梯,以教材为友、以前辈为师,潜心钻研、虚心求教,在反复实践中提升课堂效能。她更坚信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沟通”,于是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赏激发自信。她细察情绪、耐心倾听,逐步摸索出与学生同频共振的育人节奏。岁月不负有心人,唐娟逐渐从一名不知所措的新教师,成长为从容自信的教育者。
爱润童心,责任在肩
在她的教育叙事中,爱与责任始终是主线。六年班主任生涯,她以母亲般的细致与导师般的智慧,守护每一颗心灵的成长。2019至2021年,她所带班级屡次斩获全镇年级第一,被评为“优秀班集体”。荣誉背后,是她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与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2021年,正值党的百年华诞,已有身孕的唐娟仍坚持组织班级排演团舞《雷锋精神代代传》,最终不仅摘得校、镇两级奖项,更代表乡镇登上县级舞台。她的坚守与投入,深深感动了学生与家长,也映照出一名乡村教师朴素而崇高的担当。
唐娟善于以表扬点亮潜能,以信任重塑人格。她曾遇到一名因父母外出务工而自卑厌学的学生,她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家校协同、信心建设与持续鼓励,一步步引导孩子走出阴霾。最终,该生从成绩平平的“问题学生”蜕变为班级佼佼者。这样的案例在她班上并不罕见。她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教育就是要温柔地擦亮星光。”
耕耘有时,硕果其华
辛勤耕耘终结硕果。2021至2022年,唐娟连续获评镇“优秀班主任”;2022至2023年,她任教的数学学科成绩稳居年级第一;2024年,她的数学教案获县级优秀奖,信息技术教案更斩获县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2025年,她再度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这些荣誉是她专业能力与教学成效的最佳见证。2023年秋,通过县内选拔,唐娟调入金石镇水头学校,迎接新的挑战。2024学期初,她再次接手一个评价分落后十余分的班级。然而仅用半学期,她就带领该班实现惊人跃升——期中总成绩荣登年级第一。她用行动昭示:教育确有改变的力量,落后不是定局,而是成长的起点。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教育之路,亦是反思与成长之路。作为一名扎根在一线的人民教师,唐娟始终以多元角色要求自己: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倾听者与人生的引导者。她不断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注重合作与分享,营造温暖共进的班级氛围。她的实践赢得了学校与家长的高度认可。十年坚守,一寸丹心。从初出茅庐到沉稳睿智,唐娟以爱为基、以责为帆,在平凡的乡村讲台上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教育诗篇。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涓滴之力汇聚成河,滋润着无数学子的心田。如鲁迅所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事业。”唐娟正是以此为信条,在崀山脚下默默点灯,以教师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之路。(供稿人: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