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铁路客运全面推行电子发票:便利、环保与数字化转型的多重突破
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全面使用电子发票,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这一举措标志着铁路服务朝着数字化、便捷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给旅客出行和报销流程带来了诸多变革与便利,作为华南地区客流量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广州南车站同步落地该政策,以枢纽实践让政策红利更快触达旅客。
当然,在电子发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也需关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老年旅客或对电子设备操作不熟练的人群,可能在获取电子发票时面临困难。针对这部分群体,铁路部门已增加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人(代办人)开具服务,以确保他们也能顺利获取发票。同时,电子发票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至关重要,铁路部门需要持续加强技术保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保护旅客数据安全。
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极大地简化了旅客的报销流程。以往,旅客若需要报销,得在车站专门的窗口或自助售(取)票机前排队打印纸质报销凭证,不仅耗费时间,还可能因行程匆忙或保管不善导致凭证丢失,给报销带来麻烦。如今,行程结束或支付退票(改签)费用后的180天内,旅客只需登录铁路12306账户,动动手指即可轻松申请开具电子发票。这一改变让报销变得更加轻松,也避免了因纸质凭证问题产生的困扰。
从环保角度来看,电子发票的广泛应用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按广州南车站年均发送旅客超3500万人次、约30%旅客有报销需求计算,相应的纸质报销凭证消耗数量惊人。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后,纸张的使用量大幅减少,既降低了对森林资源的砍伐,又减少了印刷、运输等环节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契合当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此外,电子发票也助力广州南车站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一方面,广州南车站无需再储备大量纸质发票,减少仓库占用与物料管理成本,同时降低自助设备维护频次;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车站电子发票数据,可精准掌握广深港高铁、武广高铁等热门线路,以及早高峰、节假日等时段的票务使用与发票需求规律,进而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动态调整服务窗口开放数量,为旅客提供更贴合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铁路客运全面使用电子发票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它给旅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推动了铁路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也为环保事业贡献了力量。相信随着电子发票的普及和相关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从广州南站出发的铁路出行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供稿人:张星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