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专场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举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专场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举行

2025-09-22 15:0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金秋送爽,心向暖阳;数智赋能,名师齐聚。9月20日,2025年秋季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小学语文名师大讲堂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率先精彩启幕。本次活动由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小学校长理事会、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承办。来自小学语文领域的全国名师、专家学者、教学能手、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以及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师共500余人齐聚一堂,聚力探索学科育人新路径。

本次活动积极落实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大力探究新教材的新特点、新教法,深度探索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持续融合,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课标践行、夯实学科育人,推动课堂更加富有活力、高效和趣味,真正实现从“育分”向“育人”的深刻跨越。

陕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赵昶葆讲话

“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活动自成功创办以来,已成为陕西省基础教育领域的品牌活动,也成为推动新课标落地、新教材实施、探索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

赵昶葆表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机共生、跨物种沟通、远太空的探索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积极顺应时代变革,应该紧密抓住人工智能的红利,借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AI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他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三点希望:坚持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持续学习创新,做教育教学的探索者;加强交流合作,做教育事业的推动者。不断集众智、聚合力,积极参与区域教研、校本研修,分享经验,共享资源。积极发挥“火种”作用,将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辐射到更广泛的地区和学校,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共同为陕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常务会长潘燏致开幕辞

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专场活动既是对新课标理念向课堂深处扎根的有力推动,更是为全省小学语文教师搭建的“取真经、研教法、共成长”的优质平台。

“当前,新课标落地、新教材使用进入‘深水区’,让数智技术真正融入语文课堂,推动将语文核心素养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思考’,也是举办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专场活动的‘初心所在’。”

两天时间里,全国名师示范课用前沿的教学理念、鲜活的课堂设计,提供了可借鉴、可迁移的实践样本;省内名师展评课全面展示陕西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本土解读,分享彼此在素养导向教学中的探索成果;专家点评与研讨围绕课堂实践精准把脉,让疑问有回应、思考有延伸。期待每一位参与者能明确目标、满载收获,希望老师们以语文为媒,接续传递教育的温度与力量,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无限活力。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副校长李军致欢迎辞

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名师引领助力全省教师专业成长,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既是每次活动的承办方,更是活动的受益者。2025年是陕师大实验小学“名校+”的人工智能元年,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引,依托审辩式阅读理念,基于“问题链—证据链—思维链”三链融合,在专家团队的支持下形成语文学科精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20余个教学设计评价标准,完成400余份标准化语文教学设计。通过“AI教研员”精准指导每个课堂教学环节,为每一节语文课、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提供精准反馈和详细的指导,将“经验式教研”升级为“数据驱动的标准化赋能”,真正助力教师从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成长!教育是“激励他人成长”的事业,期待与省内外各位同仁以开放之姿积极参与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共同探索“学科育人”的陕西范式。

在“名师大讲堂”为期两天的语文专场活动中,来自全国与省内各地市名师的10节优秀课例依次精彩呈现。通过名师示范、同行交流、专家引领等多种方式,为老师们找到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破题思路和践行方向。

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教学为核心,用生动的课堂实践诠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科教学指明了全新方向,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学思践悟的广阔交流平台,必将推动新课标从理念走向行动,让新课标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上生根发芽,让语文教育真正成为“育新人”的有力抓手。

【编辑:伦晓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