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季桥初级中学 多元课间绽光彩,校园体育焕新颜
在淮安市季桥初级中学,每天的大课间都是一幅流动的青春画卷。每当铃声响起,同学们雀跃着走出教室,奔跑在绿茵场上,唤醒身体的潜能,传递着健康与快乐,将运动的激情与青春的活力,酿成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
这一生动场景的背后,是学校深入贯彻“2·15专项行动”精神、以创新思维推进体育教育的实践成果。学校在大课间活动设计、课间运动体系构建、课程建设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持续探索,形成一系列亮点做法,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创新设计,玩转趣味大课间
学校将阳光大课间作为提升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大课间活动不局限于单一的体育项目,而是以“主题化+游戏化”的模式,让运动充满新鲜感与吸引力。学校结合学生的兴趣与身心发展需求,设计“速度与激情——田径主题周”“团队协作——球类主题周”“传统文化——音律主题周”等不同主题,每周围绕主题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内容。
在“田径主题周”,学生参与短跑接力赛、障碍跑、多人协作跑等项目,在挑战中学会坚持,在接力中懂得合作;而在“球类主题周”,班级羽毛球挑战赛、篮球技巧挑战赛、足球技巧挑战赛等轮番上演,校园大屏实时展示班级整体运动数据排名,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
针对阴雨天气,学校则开发室内体能训练操、趣味体育游戏视频课程,将原本安静的教室变为欢乐的运动小天地,学生在室内也能保持运动状态。这种灵活的设计,确保学生每天拥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真正做到“天天锻炼、人人参与”。
精心规划,畅享活力微课间
课间一刻钟,也值得做好“大文章”。学校积极构建“活力15分钟”课间运动体系,在校园广场布置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在闲置教室、操场角落设置引体向上杆、臂力训练器等小型运动设施,方便学生随时进行碎片化锻炼;开展“课间运动挑战赛”,学生自主报名参赛,成绩优异者可获得“运动之星”称号及小奖品。
学校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间运动创意征集”活动,将学生提出的优秀创意转化为实际活动,让他们从“活动参与者”变为“课间主人翁”。如“班级篮球定点投篮积分赛”,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丰富了活动内容,增强班级凝聚力。
全面发力,强化体育硬支撑
完善的体育课程体系是课间活动创新的源泉,坚实的保障机制是课间活动落地的后盾。围绕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学校深度融合“2·15专项行动”要求,构建分层进阶式体育课程体系,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舞蹈、书法、美术、创客等十五个特色社团,为学生参与活动、发展特长提供丰富选择。
同时,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上,成立“2·15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协同推进;师资保障上,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培训,邀请校外专业运动员、教练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与指导;资源保障上,完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智慧体育教室,配备运动分析系统,为课间活动有序开展保驾护航。
自“2·15专项行动”与大课间工作实施以来,学校体育教育成果显著。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同比提升20%,校足球队、篮球队、体育运动队在市、区的体育赛事中屡屡获奖;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
淮安市季桥初级中学将持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丰富内容与形式,让体育锻炼成为校园生活的常态,真正实现“以体育人、以体育心”的教育目标,为莘莘学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