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 以艺为桥,筑梦乡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 以艺为桥,筑梦乡土

2025-09-22 15:0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农村普通高中面临着生源质量下滑、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施陈旧等多重挑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凭借特色办学模式,为农村高中的育人实践书写一份亮眼的答卷。

从上世纪90年代的小三科,到如今以美术为主的艺术特色,学校紧紧围绕“办适合的教育,育多样的人才”的目标,扎根农村教育沃土,用数十年的坚守与探索,从环境、课程、实践等多方面发力,让艺术的种子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无数怀揣热爱、富有潜力的学子,搭建起通往成长与梦想的康庄大道。

启智与赋能:构建多元艺术教育生态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者,良好的艺术环境是提升师生艺术素养与审美品质的重要途径。学校从硬件设施升级到文化氛围营造,全面融入艺术元素。在“相长大道”建设艺术长廊,为求真楼和崇实楼安装大尺寸彩色电子屏,建成交互式现代技术支持的美术画室及多功能风雨操场等专业设施,为艺术教学与实践提供坚实的保障。

除此之外,校园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路都有专属命名,蕴含教育深意;每一棵树、每一处景都有出处,承载文化记忆;每一盆花、每一方石都有主人,传递责任与温情。学生漫步校园,目之所及皆是艺术之美,心之所感满是文化浸润,随时随地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中点燃内心的艺术火种。

课程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支撑。为满足学生在艺术学习上的个性化探索与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学校精心构建由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拓展课程组成的艺术课程体系,高一年级开齐开足必修必学、必修选学基础课程,夯实艺术素养根基;高二、高三年级实施选修教学,让学生在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真正做到“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让校园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学校定期举办美术画展、书画展、舞蹈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艺术节展演等活动,开设“朗诵社”“漫画社”“舞蹈社”“话剧社”“书法社”“合唱团”“传媒社”“影音文学社”“3D打印社”等艺术类社团,让学生的兴趣得以延伸,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深化艺术认知、锤炼专业技能、发展个性特长,逐步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

成效与影响:艺术教育结出累累硕果

艺术教育的深耕,为学校带来了全方位的蜕变。学生层面,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艺术学习中重拾自信,迸发拼搏进取的激情,进而带动文化课学习效率提升,实现“扬长补短”;教师层面,艺术教师的专业价值得以充分彰显,非艺术教师的文化素养也同步提升,音体美教研组更获得“镇江先进教研组”的荣誉称号,为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学校层面,随着全校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提高,校园风气愈发向上,艺术气息愈加浓郁,学校办学绩效节节攀升,艺术类高考成绩保持高位运行,高考升学率名列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先后斩获多项省、市级荣誉,逐渐形成“特色引领发展,发展反哺特色”的良性循环。

从乡村沃土到艺术殿堂,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用实践证明:教育不仅“立德树人”,更能“点石成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艺术教育特色,拓宽育人路径,让每一个农村学子都能在艺术的滋养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绘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编辑:伦晓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