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陕县四亩地镇:数字赋能“新农人”
自陕西省宁陕县首届“村光大道”活动启动以来,该县四亩地镇紧扣“宣传引流+特色赋能”主线,依托当地丰富的山水林田生态资源,精心策划一系列新媒体宣传主题,通过镜头与直播间的生动呈现,将小镇的秀美风光、特色物产和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成一张张熠熠生辉的“数字名片”。
“土味”直播显本色,百名新农人勇闯“数字关”
该镇招募和选拔百余名本土主播,涵盖返乡青年、种养大户、民宿业主、个体经营户和村民群众等多类群体,并通过6场新媒体创作与直播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在“少数引领、示范带动”的策略推动下,尤其是该镇7月下旬设立激励机制后,已有20名本土主播成功克服“镜头关”“语言关”与“互动关”。
截至当前,这批“新农人”累计开展直播370余场,发布短视频800余条,话题总曝光量突破320万。他们以手机为工具、以诚信为纽带,在田埂山野之间架起了一座连通更广阔市场的“数字金桥”。
“热度”营销变客流,民宿直播创收超30万元
线上人气的聚集,有效激活了该镇的线下经济——不论是颗粒饱满的玉米、山野珍菌,还是隐藏于青山绿水间的“四亩山居”“山水闲居”“太山坝樱桃蜜家庭农场”等一众精品民宿,都借助更富创意的直播方式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在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四亩山居”巧妙运用直播技巧、场景布置与互动玩法,仅通过两场直播,便实现客房订单爆发式增长:直播间直接下单超300间,预计可创收30余万元,订单已排至国庆节假期。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全镇对直播经济的认知,也为村集体组织注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土特产插上“云翅膀”,飞出大山变身“金疙瘩”
一部手机,一方屏幕,成功打通了深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天华山中药材种植基地、猕猴桃园区、集镇特产销售点及养殖大户家中,主播们用质朴乡音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通过实景展示、直观试吃等方式,将天麻、猪苓、山茱萸等道地中药材,核桃、木耳、食用菌等优质山珍产品生动呈现给直播间消费者。
昔日“藏在深闺”的农特产品,如今正借助“云端集市”不断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市场,真正实现了从“土货”到“金疙瘩”的华丽转身。
从青翠玉米地到火热直播间,从田间地头的朴实吆喝到线上线下联动热销,该镇以手机为犁、以数字为田,培育出一批勇敢自信的“新农人”,不仅让山乡好物、特色民宿走出大山,持续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更是对“数字搭台、产业唱戏”的一次有效探索实践。(供稿人: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