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城市 周末去礼泉】陕西礼泉县农文旅融合系列报道之一:厚重的文化是礼泉旅游之魂
“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是陕西省礼泉县今年年初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发布的乡村旅游品牌,由中共礼泉县委、礼泉县人民政府主导推出,为陕西省首个县域乡村旅游品牌。该品牌依据《礼泉乡村旅游品牌战略》创建,整合昭陵、袁家村、礼泉湖等农文旅资源,打造西安都市圈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礼泉这片土地繁衍生息。位于礼泉县昭陵镇宁家村和三王村之间的宁家遗址。
2008年,宁家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礼泉县一直属于京畿之地,建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
礼泉县地处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距咸阳28千米,距西安57千米,东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毗邻空港新城和大西安文体功能区,福银高速、关中环线、312国道、西平铁路、西银高铁穿城而过。便利的交通为礼泉农文旅融合发展插上了发展的“翅膀”。
巍巍九嵕 赫赫昭陵
据了解,礼泉境内有古文化遗址21处,古建筑5处,是陕西省18个重点文物旅游大县之一。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礼泉县九嵕山,为唐代关中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园。其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200平方公里,共有209座陪葬墓,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开创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先例,由阎立德、阎立本主持设计,整体布局仿照长安城结构。
贞观十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华丽的宫殿,苍松翠柏,巨槐长杨。
杜甫在《重经昭陵》诗中说:“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昭陵六骏石刻原置于祭坛两侧,六骏的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䯄”、“白蹄乌”。现存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其中“飒露紫”、“拳毛䯄”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1961年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陵博物馆,位于礼泉县烟霞镇西侧的李勣(徐懋功)墓前,西距县城15千米,北距唐太宗昭陵陵山11千米。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属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
1978年,昭陵博物馆正式开放。
昭陵博物馆内有展厅四座,三大陈列主题,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即《昭陵出土文物精华展》《昭陵碑林》(碑石陈列室2座)《昭陵唐墓壁画》。
昭陵博物馆讲解员巩书茶介绍:《昭陵文物精华展》展出文物170余件,分别来自16座陪葬墓。其中有昭陵献殿出土的已知贞观年间最大的陶鸱尾、有最早的帽子实物“三梁进德冠”(李勣墓出土)、有全国最大的“白瓷辟雍研”(长乐公主墓出土)、郑仁泰墓出土的彩绘釉陶男、女骑马俑、张士贵墓出土的国宝级“彩绘釉陶文、武官俑”、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墓出土的“文武、官俑”、“粉彩贴金天王俑”、安元寿墓出土的“蓝彩女立俑”、唐太宗韦贵妃墓出土的“双头人面镇墓兽”等。
《昭陵碑林》展厅(局部)
在《昭陵碑林》展厅,巩书茶说,这里集中了昭陵陵园现存的40通碑石及出土的40余合墓志,22通名列197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名单”,堪称初唐书法艺术的荟萃之地。这些碑石的撰文者汇集了岑文本、令狐德棻、许敬宗、李义府、于志宁、上官仪、刘祎之、崔行功、郭正一、刘宁等初唐文坛名流;书丹者则包括了欧阳询、褚遂良、殷仲容、王知敬、高正臣、畅整、于立政等书法大家,乃至唐高宗李治。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胡绳先生曾题词赞叹“昭陵诸碑汇集一堂,多有为前代金石学家所未能梦见者,实为洋洋大观。”
巩书茶还特别提到举世闻名的王羲之《兰亭序》陪葬昭陵。
据了解,昭陵碑林其中代表性藏品有高宗李治御制御书的徐懋功《李勣碑》、欧阳询书的《温彦博碑》、褚遂良书的《房玄龄碑》《昭陵六骏碑》、尉迟敬德及夫人墓志铭、越王李贞墓志铭。昭陵碑林与曲阜碑林、西安碑林并称中国三大碑林。
在《昭陵唐墓壁画展》展厅,巩书茶介绍,这里展出壁画88幅,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的杨温墓壁画,最晚的是开元九年(721年)契必夫人墓壁画,时间跨度达82年。如李勣墓出土的《对舞图》《乐伎图》;燕妃墓出土的《双人对舞图》《立部伎》《群侍图》及古本《十二条屏》;长乐公主墓出土的具有宗教色彩的《云中车马图》大气磅礴的《袍服仪卫》《甲胄仪卫图》及《阙楼图》;韦贵妃墓出土的《备马图》《坐部伎》;段简璧墓出土“以丑为美”的《给使图》及《群侍图》等。有婀娜多姿的侍女,翩翩起舞的乐伎,神态各异的给使,还有贵夫人乘牛车出行的场面。这些都是唐代政治、外交、文化和军事活动的视觉再现。
皇皇武将 堂堂石刻
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章敬皇后吴氏、韦妃合葬的陵墓,唐肃宗建陵位于礼泉县昭陵镇山西头村。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海拔783米的武将山南麓,因山为陵。东与九嵕山昭陵遥相对峙,西与梁山之乾陵隔川遥望,北面群山叠嶂,南面是层层梯田和广阔的沃野。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陵石刻
唐肃宗李亨的陵墓,其建制如昭、乾、定、桥、泰诸陵,依山凿石,陵饰亦如之,只是各类石刻,体型略小,但雕刻技巧,超过上述诸陵。为现存唐关中十八陵中保存陵饰石刻最多、最完整、雕凿最细腻的一座唐陵。有汾阳王郭子仪、开国公李怀让等陪葬墓。
2025年9月9日,第十四届海内外公祭唐汾阳王郭子仪大典在礼泉县坡昭陵镇杨村郭子仪墓前隆重举行。海内外郭氏宗亲代表、相关文化研究学者齐聚现场,以“缅怀先贤、传承精神”为主题,旨在追思唐代名将郭子仪的丰功伟绩,弘扬其忠勇爱国、宽容仁厚的精神。
邈邈先民 密密遗存
朱马嘴遗址。商~西周,位于礼泉县南坊镇朱马嘴村北。2003年,朱马嘴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礼泉金龟寺塔,位于礼泉县阡东镇底照关村西门外。塔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
香积寺塔又名“薄太后塔”,位于礼泉县烽火镇。相传此塔为汉文帝因思念其母薄太后而修建的“望母塔”,但据其建筑风格判断,当为唐末五代时期建造。
赵镇石鼓,时代:唐。位于礼泉县赵镇石鼓村赵镇中心小学。2018年,赵镇石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烟霞草堂,时代:清末。位于礼泉县烟霞镇山底村。2008年,烟霞草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礼泉文庙,清代,位于礼泉县城关镇中山街东段。2003年,礼泉文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关中被称为"东方帝王谷",这里埋葬着72位中国帝王,属世界第一帝王谷;这里位于诞生人类文明的北纬34度线,陕西关中地区作为人类文明中唯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发祥地,埋藏着这一伟大文明的基因密码。
关中唐十八陵,礼泉县境内两座:昭陵、建陵。加之其他众多的文物古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讲好礼泉文化故事,做大礼泉文旅融合,这是“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陕西省首个县域乡村旅游品牌的题中之义。(供稿人:王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