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永安镇:复元驿站搭平台,精康服务绘就“康复+融入”幸福图景
丹桂飘香秋意渐浓,善意涌动温暖家园。近日,一场充满温度的公益集市在双流区永安镇幸福广场顺利开展。现场50余位精神康复者及其家属和志愿者齐聚一堂,共享这场特别的公益集市。本次公益集市现场设置了6个展示摊位和3个沉浸式体验点位,展示了康复者在康复过程中创作的绘画、手工发夹、手工漆扇等作品30余件,同时,现场还设置了沙包、投壶、套圈等互动环节,鼓励康复者和志愿者一起参与活动协助、康复故事和康复理念宣传,现场氛围热烈。
联合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开展康复知识宣传
据悉,2024年10月,在双流区民政局、永安镇人民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永安镇复元驿站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驿站总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含户外区域),功能分区清晰,设有接待室、康复训练(活动)室、休息室及公共卫生间;并结合康复者身心需求,针对性配备康复训练器材、沙盘治疗工具、解压道具等物资,为康复人群打造安全、适配的康复活动场景。策划实施永安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创新采用“基础服务+康复服务”双轨服务路径,严格遵循“入户探访摸清需求-分类梳理精准画像-建档立卡动态跟踪-定制化康复服务-助力融入社会”的全流程服务逻辑;立足康复者“个体成长、家庭支持、群体互助、社会包容”四大核心需求维度,联动村/社区民政工作者、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创享社工等专业资源,通过专业社工个案陪伴、群体自助互助小组、社会倡导宣传等多样化服务形式,累计开展服务34次,为213个康复对象建立起基础档案,精准针对21个康复对象建立起常态跟进的“建档立卡”档案,有效协助213位康复者及其家属缓解照护压力、提升康复能力,逐步搭建起从“个体康复”到“社会融入”的支持桥梁。
社工带领康复者一些做康复操
生活技能训练小组—中秋月饼制作
项目服务中,温暖故事时常发生。“幺女自己和馅儿,自己包饺子。在爱的陪伴与引导里,如破土的幼苗吸取着关爱和养分,感谢永安社工以爱为笔,汇就孩子成长的温暖画卷”。康复者母亲张凤英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到。为进一步助力康复者掌握生活技能、重拾生活信心,项目组实施开展6期“精彩生活・快乐无忧”生活技能小组活动,如包饺子、煮汤圆简餐制作、盆栽种植、手工拓印等贴近日常且趣味十足的互动环节,引导30余名康复者主动动手实践,在小组互动和尝试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在同伴间的互相鼓励与成果分享中,逐渐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与成就感。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永安镇复元驿站将聚焦精神障碍者及家庭照顾者“身、心、社”需求,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指导,按“入户探访-需求评估-分层建档-精准服务-融入社会”流程,整合跨专业资源,通过小组训练、个案支持赋能个体重建认知与信心,依托家庭支持搭建情感安全网,借助同伴互助激活群体动力,以社会环境优化搭建融入平台,构建“个体康复-家庭支撑-群体互助-社会包容”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服务对象身心康复与社会可持续融入,打造多元协同的康复生态,协助康复对象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