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家杨文彬一行考察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曙分局
9月29日上午,社会活动家杨文彬携中经联舆情委信息宣传部副部长汪一鸣组成考察组,专程前往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曙区分局,围绕“宁波大港金属制品厂侵害相邻住户闻咪芬家采光通风权”及“历史违建未拆除遗留问题”开展实地调研与沟通,以社会力量介入的方式,助力民生纠纷化解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在座谈交流中,海曙区分局相关负责人就考察组关注的核心问题逐一回应。针对宁波大港金属制品厂与闻咪芬家的邻里纠纷,负责人从职权边界与法律依据层面作出详细说明:该厂与闻咪芬家相邻处搭建的可移动钢棚,经核查位于其土地证登记范围内,土地性质为国有且产权手续完备,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定职责角度,暂无法认定其属于违章建筑。同时,负责人也从邻里和谐的角度提出协调思路,强调“相邻关系需以和为贵,矛盾化解应秉持理性沟通原则,既要正视权益诉求,更要寻求双方可接受的平衡点,避免矛盾激化”,传递出部门在依法履职基础上,积极推动邻里关系修复的积极态度。
对于此前由海曙区人民政府责成古林镇政府拆除、目前仍剩余5处未拆除的违建问题,负责人向考察组通报了最新进展:为确保处理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海曙区分局已正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测绘机构介入,对未拆除区域开展实地勘测与数据核验,后续将依据测绘结果,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制定处置方案。“我们始终坚持‘秉公办事、不偏不倚’的原则,每一步流程都将严格遵循程序正义,确保处置结果经得起法律与群众的检验,给当事人与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负责人的表态,既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正视,也彰显了依法依规解决问题的决心。
杨文彬在调研中表示,此次考察的核心目的,是搭建“群众诉求—政府响应—社会监督”的沟通桥梁:一方面,将相邻住户的合理权益诉求准确传递给职能部门,助力部门更全面掌握民情;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社会力量的关注,推动职能部门加快问题处置进度,确保民生关切得到及时回应。“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违建处置,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兼顾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唯有多方协同、理性沟通,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此次杨文彬一行的考察,不仅是对单一民生案件的关注,更折射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探索——通过联动政府职能部门,既推动了具体问题的解决进程,也为类似民生纠纷的化解提供了“依法依规+人文关怀”的参考路径,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供稿人: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