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分钟穿鄂西北!襄荆高铁架起产业共兴“黄金通道”
9月28日11时30分,G6855次智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缓缓驶离襄阳东站,向着荆门西站前行,襄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襄荆高铁位于鄂西北地区,北起襄阳,南抵荆门,途经宜城市,线路全长116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的“呼南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港澳通道西翼重要的协作通道。
襄阳至荆门的高铁开通运营,如一条钢铁巨龙贯穿鄂西北大地,将襄阳与荆门的时空距离压缩至最短29分钟,成为一把打开湖北中部经济潜能的“金钥匙”,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一场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深刻变革正悄然拉开帷幕。
缩短时空壁垒,高速动脉畅通区域经济脉络。交通曾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过去,襄阳与荆门之间受制于地理隔阂,资源要素流动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产业协同发展面临诸多堵点、难点。如今,“铁龙”呼啸而过,打破地域隔阂,将“百里之遥”化作“转瞬即达”,让两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得以加速流动。无论是襄阳汽车产业的优势资源,还是荆门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都能依托这条“高速通衢”实现精准对接,催生了产业布局优化与链条整合,为构建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串联城市节点,多维联动激发发展新活力。襄荆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干线,更是激活区域发展的“神经中枢”。随着高铁的开通,沿线城市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紧密相连的发展共同体。襄阳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与荆门独特的生态休闲资源得以有机整合,催生“一程多站”的深度旅游产品。商务人士往来洽谈融洽,促进投资合作更加频繁。同时,高铁站点周边区域成为新的发展热土,土地综合开发、商业服务配套日益完善,新兴产业园区加速集聚,有效带动就业岗位增加和消费能级提升,形成了以交通枢纽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化区域协同,高铁赋能擘画共荣新蓝图。作为湖北省“米”字形高铁网络架构中的重要一“撇”,襄荆高铁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显著增强了湖北地区的内部贯通性与外部连接能力。通过与国家干线铁路网络的无缝衔接,襄荆高铁有效促进了“干支结合、互联互通”现代化运输体系的形成,使湖北中部地区能够更顺畅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无论是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还是深化与西部、南部地区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它促进了资源在更广阔空间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升了区域整体的竞争力,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交通支撑力量。
襄荆高铁的开通,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次重大跨越,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起点。它以29分钟的“时空密码”,重新定义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为湖北中部崛起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发展蓝图。随着这条高铁线路的持续运行,必将书写更多关于区域协同、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精彩篇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供稿人:龙书丞 曲虹旭 宋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