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人走过的钢铁纽带,山水相连的暖途
一条铁路,跨越山河界限,连通两个国度。截至10月8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8.4万列,全线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吸引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旅客,其中跨境旅客超59.5万人次,为区域互联互通与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是云南的普洱茶香飘向老挝古寺的通道,是琅勃拉邦的晨钟回响于昆明街巷的使者。
这条大动脉为何赢得如此青睐?其秘诀在于服务创新的温度不断升腾。针对飙升的跨境需求,铁路部门果断加开第二对昆明至万象国际列车,跨境席位扩容至420个,日均最大出入境人数突破1300人关口。“星光·澜湄号”等特色列车,如同一张张流动的旅游名片,满载着游客对异域风情的向往奔驰。更便利的是,沿线国际购票专窗、13个客运站的境外卡支付、磨憨站的人民币取现服务,一条顺畅无忧的旅途已然铺就,跨境出行从未如此简单,那些背着竹篓的老挝老人、举着相机的欧洲游客,踏上“星光·澜湄号”特色列车,一路笑语穿过热带雨林,梦想与现实在此刻交汇于车轮之上,铁路部门不断优化的服务,正是这条暖途的基石。
这条铁路更为区域文旅经济注入了澎湃活力。它串联起昆明、万象等黄金旅游城市,激活沿途超过560个景点,其中包括9处世界自然遗产与26处世界文化遗产。昔日隔山相望的风景名胜,如今被列车紧密连接。今年以来,1548万人次的旅客量、20万人次的跨境旅客量,分别同比增长2.38%与3.17%,数字背后是旺盛的出行需求,更是文旅产业实实在在的增长动能。这不再是地理版图上的虚线,而是流动的经济血脉,铁路让山水相连的风景变成百姓兜里的收益,文旅经济在车轮滚动中拔节生长。
中老铁路的成就,早已超越“路”的物理意义。跨境旅客累计近60万人次,吸引115个国家地区的游客往来,生动诠释着“路通则人和”的朴素真理。它深刻改变了区域经济地理,物畅其流,人便其行,跨国“串门”已成日常风景。这条铁路,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硬联通”促成“心联通”的绝佳注脚,基础设施的骨架一旦架起,民心相通的肌理便随之丰盈,命运共同体的画卷便徐徐铺展,个体命运与区域发展在车厢里共鸣交响。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最终化为民心相通的“软实力”。
中老两国山水相依,铁路飞驰。如同穿梭于崇山峻岭间的钢铁长龙,它也将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稳稳承载。6000万旅客的往来足迹,在山水间刻写下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清晰印记,这条铁路丈量着发展的脚步,更承载着山水相连的希望,一条路,让山水相连,让诗与远方不再遥远,更让区域发展的脉搏强劲搏动。(供稿人:丘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