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名小学生的别样国庆!平阳交通 “红色交通” 研学活动暖心启幕
在举国欢庆祖国生日的喜庆时刻,由浙江省平阳县交通运输局主办,平阳县慈善基地、平阳县助联体、平阳慈善园联合承办的 “红色交通” 研学活动温情启幕。来自新城小学的小学生们齐聚平阳慈善园,开启了一场集慈善启蒙、红色交通教育与交通安全知识普及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活动紧扣交通领域特色,将行业使命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互动中触摸交通发展脉络、感悟红色交通精神、筑牢安全出行意识。
活动伊始,在社工与交通志愿者的共同带领下,孩子们首先走进慈善展厅。展厅内,除了平阳慈善发展历程的图文展示,县交通运输局特别增设了 “交通慈善小故事” 板块,通过 “爱心公交助力困境学子上学”“货运司机捐赠物资支援灾区” 等真实案例,让孩子们了解交通从业者的向善之举,将 “交通” 与 “慈善” 的关联具象化。而备受关注的 “微心愿” 盲盒环节,与孩子们共同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 “交通人有爱,公益心连心”。
随后,孩子们走进慈善超市,在社工讲解超市运作模式的同时,交通志愿者结合货架上的物资,介绍了 “交通物流在慈善物资配送中的作用”—— 从爱心物资的跨区域运输,到末端配送的 “最后一公里”,让孩子们明白,便捷的交通是慈善事业高效运转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加深了对 “交通价值” 的认知。
在善聚堂,一曲激昂的《歌唱祖国》拉开了红色交通主题研学的核心篇章。“大家知道吗?在革命战争年代,没有高铁、没有大桥,我们的先辈是如何传递情报、运送物资的?” 讲师以 “鸡毛信” 的故事为切入点,还原了革命小先辈依托简陋的交通条件,在敌人封锁线下冒险传递情报的场景 —— 他们躲过高山、绕过河流,用双脚丈量 “交通线”,用智慧突破 “封锁网”。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举手提问 “他们不怕危险吗?”“没有路的时候怎么办?”,在互动中深刻体会到革命时期 “红色交通线” 的重要性,以及先辈们的勇敢与担当。
作为此次研学活动的重点环节,通过 “游戏化 + 场景化” 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掌握安全出行知识。
在慈善广场,“交通救援接力赛” 火热开启。社工化身 “交通指挥官”,为孩子们讲解比赛规则:各小组需沿着模拟 “城市道路” 的路线接力前进,路线中设置了 “闯红灯危险区”“过马路未走斑马线陷阱” 等场景,一旦队员踏入 “陷阱”,需准确回答交通知识问题才能 “获救”。“红灯亮时应该怎么做?”“乘坐电动车要戴什么?”“在马路上能追逐打闹吗?” 孩子们积极思考、快速抢答,不仅体验了团队协作的乐趣,更将 “红灯停、绿灯行”“安全头盔保安全” 等基础交通规则牢记于心。
另一边的 “你画我猜(交通标识)” 游戏同样精彩。社工提前准备了数十种常见交通标识卡片,各小组 “画家” 根据卡片内容快速作画 —— 有的画 “禁止非机动车进入” 的圆形标识,有的画 “注意儿童” 的三角形标识,有的画 “停车场” 的方形标识;“猜题者” 们结合交通志愿者的提示,踊跃举手作答。每当猜对一个标识,志愿者都会补充讲解该标识的设置场景与作用,比如 “注意儿童标识一般会设在学校、幼儿园附近”“禁止超车标识多在弯道、坡道等危险路段”,让孩子们不仅认识标识,更理解其背后的安全意义。
活动最后,一场 “红色交通” 主题绘画创作将氛围推向高潮。鼓励他们以 “我心中的红色交通” 为主题,将所见、所闻、所感融入画笔。孩子们分组协作,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小组以 “高铁载着国旗穿越平阳” 为主题,画中不仅有飞驰的高铁、鲜艳的国旗,还融入了平阳的地标建筑与交通设施;有的小组聚焦 “红色交通传承”,左侧画革命时期的 “鸡毛信传递路线”,右侧画现代 “智慧交通网络”,中间用爱心连接,寓意 “精神传承、交通发展”;还有的小组专门绘制 “交通安全宣传画”,在画中加入红绿灯、斑马线、安全头盔等元素,并配上 “平安出行,快乐成长” 的标语。
此次由平阳县交通运输局主办,多单位联合承办的 “红色交通” 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交通安全教育课,更是一场深刻的红色精神传承与慈善理念普及。(供稿人: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