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学院:外籍教师遇上古村,一堂“跨时空”的思政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赣东学院:外籍教师遇上古村,一堂“跨时空”的思政课

2025-10-10 16:5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赣东学院“文化抚州行”大思政实践活动首站来到金溪县,由6名师生组成的思政课团队走进竹桥古村,以“穿越古今”的时间维度,通过外籍教师的独特视角,深度探寻赣派古建筑魅力、品味地方非遗精粹,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文化传播之旅。

image.png

深挖传统智慧,汲取育人力量。在赣东学院教师、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宣萍的带领下,赣东学院外籍教师盖弟与学生们步入竹桥古村,从“天人合一”的村落格局,到“明沟暗渠”的精妙排水系统,再到门楣石雕上承载着的“耕读传家”的文化思想,每一处细节似乎能听见古老村落的呢喃细语。轻抚斑驳的砖墙,盖弟由衷赞叹:“我仿佛穿越了一条厚重的历史长廊,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凝结着中国古人非凡的生态智慧与生活哲学,这也是世界的瑰宝。”

“临川才子金溪书,雕版印刷术不仅成就了金溪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的重要地位,也让‘赣版’书籍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书籍印刷版式。”在古村工坊,文化导师宣萍向师生们生动介绍着金溪非遗“雕版印刷术”。在她的指导下,盖弟与学生们齐心协力,一同刷墨、拓印,当陆九渊儿时的画像在纸上清晰浮现,古老的智慧与文化的脉搏,也在这一刷一印间,传递至世界。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image.png

讲好赣鄱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盖弟以轻松风趣的解说风格,将深邃的古村建筑、地道风物与非遗,通过视频的方式讲好赣鄱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以前我们是文化的倾听者,现在跟着盖弟老师一起记录、讲解,突然觉得自己成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们主动协助拍摄、整理素材,在实践中完成了从“接收者”到“传递者”的身份转变。后期,这些视频将剪辑成系列作品,向国内外观众展示赣鄱文化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以文化为桥,链接世界”。

image.png

文化为桥,激活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本次赣东学院“文化抚州行”深度联动了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以“沉浸式体验”打破课堂边界,以外籍教师的独特视角展开“跨文化对话”,不仅是一次“大思政课”改革的大胆尝试与探索,深化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更是以此为媒介,发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新声的思政教育新模式。下一步,赣东学院将继续深挖赣鄱文化底蕴,以创新表达赋能文化传承,让生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激荡出更加响亮的时代回响。(供稿人:杜宇丹)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