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上虞东关派出所:以“警”色绘景色 护航文旅经济发展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绍兴上虞东关派出所:以“警”色绘景色 护航文旅经济发展

2025-10-10 16:5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马家桥古水道重现市集烟火,桃花源生态旅游区松涛阵阵。东关作为绍兴市上虞区重要组成部分,坐拥长三角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资源,随着上虞“一江两岸三城四季”文旅品牌的持续推动,东关依托“青春之城”不断解锁流量密码,区域热度持续焕新破圈。

今年以来,东关累计接待游客44.5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1.95%,假期潮汐车流使得国道、出入城口等重点路段流量较平时增长8.71%。在这片素有“银东关”美誉的文旅沃土上,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东关派出所的民、辅警们担当作为,紧扣“共治、精细、科技、活力”理念,以脚步丈量山径村道,用警徽串联古韵新潮,在平安守护与发展赋能的答卷上写下生动注脚。

织密“平安经纬”,筑牢文旅安全屏障

“文物是根,生态是魂,守护好它们才能留住文旅的底色。”东关派出所副所长(主持工作)俞锋的话,是全所民、辅警的行动纲领。

针对辖区“东关古遗富集、长塘生态凸显”的格局,派出所创新构建“智能监控+专业巡防+义警协同”三维防控体系:将傅村牛山石棚、联星村炼剑桥等5处古迹纳入“电子围栏+季度巡护”机制,在桃花源生态旅游区布设12处智能监控接入全域安防平台,为靠溪岙水库、格里恩咖啡等网红点位定制“高峰时段值守方案”。

截至目前,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0.9%,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4.6%,古迹与景区保护实现“零事故”:联星村炼剑桥曾因船只往来频遭碰撞风险,东关派出所民警联合水利部门安装防撞预警装置,如今这座清代古桥仍能承载游人的驻足凝望;而长塘靠溪岙水库因“翡翠水质”走红后,东关派出所3天内完成沿岸安全护栏铺设与15块警示标识安装,联合“女儿红水乡义警”组建“竹海巡防队”周末值守。今年暑期,靠溪岙水库单日接待游客超800人,民警成功劝阻3起野泳行为,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精准“护航施策”,激活文旅经济动能

杭甬高速穿境而过,104国道与萧绍运河横贯其间,独特的区位优势让东关成为研学旅游与文化体验的热门之选。东关派出所主动对接区文旅部门,建立“一景一策”安保方案,将警务工作嵌入全域发展蓝图。

“派出所在沙滩、休息区等地方设立了服务点,让我们‘星越谷’文旅项目在国庆期间平安顺利启动!”担山村村委书记周文苗笑着介绍道。东关派出所在竺可桢故居等景点设立“旅游警务服务点”,配备应急药品、便民雨伞与政务自助设备,实现居住证办理、违章处理等业务“就近办、马上办”。

今年暑期,针对研学热潮与地方文化活动,东关派出所提前研判客流高峰,联合城管、社区组建“古城守护联盟”,开展交通疏导、噪音治理等联合行动。此外,针对长塘镇民宿经济崛起的态势,东关派出所推出“全周期警务套餐”:从闲置农房改造的电气线路设计,到消防监控设施安装,再到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全程上门指导。民宿业主微信群里,社区民警24小时在线解答证照办理、登记注册等问题。如今,长塘民宿已从3家增至12家,成为竹乡旅游的重要支点。

深耕“服务温度”,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 “枫桥经验”在东关的石板路上落地生根。东关派出所组建“古街义警队”,吸纳商铺经营者、退休居民等30余人参与联防联控,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文旅经济的“神经末梢”。民警在日常巡逻中,既当“安全员”排查消防隐患,又当“调解员”化解商户纠纷,更当“宣传员”开展反诈科普,让警务服务与市井烟火相融共生。

从帮助迷路儿童找到家人,到为游客指引古纤道最佳观赏点;从快速调解民宿住宿纠纷,到深夜救助受伤的徒步旅行者,细微之处的守护,让“警察在身边”成为东关最温暖的文旅名片。如今,在平安底色的映衬下,东关的文旅经济持续升温,竺可桢故居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5万人次,炼塘遗址周边的文创商铺营收同比增长40%,藏蓝身影已然成为激活“银东关”发展活力的重要力量。

运河汤汤,见证千年变迁;警徽熠熠,守护今朝繁华。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东关派出所将继续以“平安护文旅,警心暖民心”为己任,让藏蓝身影成为东关文旅最可靠的“流量密码”。(供稿人:朱熠阳  李振存)


【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