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创飞全技能联动保险业,构建低空经济保障新体系
2024 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将 “完善低空经济风险防控体系” 作为重点任务,提出要 “推动无人机等低空航空器保险产品创新,健全定损理赔机制”。在政策东风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万亿的双重背景下,无人机应用场景已从传统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拓展至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 50 余个领域,但配套保险服务的滞后性逐渐凸显,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近日,无人机领域骨干企业越创飞全技能联合国内头部保险经纪公司富诚保险经纪及多家财险机构启动深度合作,以 “政策为纲、场景为基”,从保单定制、定损理赔到风险防控全链条发力,为低空经济风险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可落地的实践样本。
从行业现状来看,传统保险产品与低空经济需求的 “错位” 问题显著。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发布的《低空经济配套服务发展报告》显示,当前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中,78% 认为 “现有保险产品无法覆盖实际运营风险”,62% 遭遇过 “定损周期长、理赔流程繁琐” 的困境。追根溯源,传统保险机构缺乏对无人机设备特性、作业场景风险的深度认知 —— 例如农业植保无人机常因农药腐蚀、田间障碍物碰撞导致故障,却未被纳入常规财产险保障范围;电力巡检无人机在高压环境下作业的特殊风险,也难以通过通用保单精准量化。此外,无人机定损需具备专业技术能力,而市场上具备资质的定损机构寥寥无几,导致平均理赔周期长达 15 至 20 天,严重影响企业运营效率。
此次合作正是瞄准这一行业痛点,以政策要求为导向,实现 “企业场景经验 + 保险风控能力” 的优势互补。作为深耕无人机领域十余年的团队,越创飞全技能不仅参与了无人机装调维修行业规范的制定,更依托全国布局的 20 余个维修服务站点,积累了覆盖全场景的风险数据与实操经验。在保单设计环节,越创飞全技能团队基于对政策文件中 “鼓励开发场景化、定制化保险产品” 的解读,向保险机构提供了分领域风险分析报告:针对政策重点支持的 “低空物流” 场景,建议新增 “无人机配送过程中货物损失责任保障”;针对应急救援无人机的特殊需求,设计 “设备损毁 + 人员责任 + 任务中断损失” 的组合保障方案。以某试点地区的农业合作社为例,在合作推出的定制保单支持下,其植保无人机的保障范围从单一机身损失扩展至农药腐蚀、电池鼓包、第三方作物损失等 8 项内容,风险覆盖能力提升 3 倍以上。
在定损理赔环节,双方则以政策要求的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为目标,构建高效服务机制。依托越创飞全技能的专业技术团队与全国服务网络,合作双方建立了 “4 小时现场响应、24 小时定损报告、72 小时理赔到账” 的标准化流程。此前,某地区合作单位的无人机在洪涝灾害救援中坠机,越创飞全技能当地维修站点接到通知后,2 小时内便完成现场勘查,通过设备故障代码分析与核心部件检测,当天出具定损报告,保险机构依据报告在 3 天内完成理赔支付,确保应急设备快速修复并重新投入救援。这种高效响应模式,不仅契合政策中 “强化低空经济应急保障能力” 的要求,更让保险从 “事后补偿” 升级为 “事前预防、事中响应” 的全流程风险管控工具。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合作是对国家低空经济政策的精准落地,为行业提供了 “政策解读 — 痛点分析 — 协同破局” 的清晰路径。随着合作的深化,双方还计划联合申报 “低空经济保险创新试点项目”,进一步探索无人机保险与空域管理、安全监管的数据互通机制。未来,这种以政策为引领、以场景为核心的合作模式,有望推动低空经济风险保障体系从 “碎片化” 向 “系统化” 转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